微信分享图

《西湖十景》作画记

  二〇〇七年对我是一种感叹,一种激励,一种回忆,一种生命的回荡!

  不知不觉地,莫名其妙地,大吃一惊地,已冠以“古稀”的头衔。

  但一想,比起我的远祖陈老莲,比起海上前辈任伯年,真是大大庆幸了。

  那种骨子里的骄傲、自大、狂态终于忍耐不住了。那种自以为是的才气、灵气、傲气也情不自禁了。而当代又给艺术者开放了一道大大的自由空间,周围气氛又阵阵加温,呐喊助阵。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二〇〇七年,以《和美》《灵变》《化境》为题,分别在上海中国画院、北京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举办了国内一系列以花鸟为主题的个人大型画展。二〇〇九年,在广东以《神游》为题,举办了以山水为主的大型画展。二〇一〇年,受西安陕西美术博物馆邀请,《神游兰》画展移师北上展示。这种火山型喷发的艺展行为,像旋风,像洪流;是壮心,亦气势;是神助,亦人助。

  二〇〇七年,以大喜若狂的心情,欣闻浙江美术馆于美丽的西子湖畔破土新建,是盛世的来临,是杭城的骄傲,是画家的音福。于是憧憬能于新馆有展示的契机,以表眷恋怀念故乡之情。

  二〇〇八年,在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与浙江美术馆友人尹舒拉邀请、鼓动、策划下,以极大胆气积极准备、思考、酝酿来迎接新馆的展示。

  二〇一〇年,浙江美术馆展示,陈氏图式何为?灵光的闪现,激情的涌动,画意的激发,唯《西湖十景》莫是。唯此,似乎才能抒发对故乡的怀念与爱意。创作构思约三年,而完成作品只近三、四月间,全神贯注、一气呵成。

  《西湖十景》是一种新题材的大胆尝试与开拓,亦是对自我的一种艺术出新的挑战。是技巧非技巧的思考,是笔墨非笔墨的格局,是笔墨等于零的境界。

  我出生于杭州,先后就读浣沙路小学、杭州第一中学、浙江美术学院。我的老母健在于杭城,已届100高寿。奉献《西湖十景》于浙江美术馆,是画非画,是新作非新作,它是对故土美好的怀念,对母校实在的汇报,对老母深深感恩的心迹。

二〇—〇年六月八日写于上海

作者:陈家泠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