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学贯中西 开创未来

  应该说,我是从二十一世纪初开始关注刘永刚的艺术的,关注他的绘画、雕塑以及公共艺术,我非常喜欢他的作品。

  我是做企业的,不是搞艺术的,为什么我喜欢刘永刚老师的艺术作品呢?我感觉不管他的雕塑还是绘画,都有中国古老文化传统中一直流传到现在的“线的艺术”。这个线是很奇妙的,它可以很流畅,可以很圆润,有各种各样的形象与变化。在刘永刚的绘画作品里,很多都是线的表达,站立中国文字的创造,是刘永刚对线的最大发挥。他的艺术从具象走向抽象,我感觉“线”的贯彻始终起着极大的作用。“线”是能够表达中华民族精神的东西,线是个纲,纲举目张,线贯穿于中华悠久文化历史的全过程。从文化方面来说,“线”是精神的东西,一个纲的东西,围绕着它在不同时代,表达的面貌是不一样的,比如最早的甲骨文、金文和石鼓文等等。

  作为中国当代的艺术家,刘永刚既不脱离中国本土文化中线的精神,同时“线”也体现了当代的面貌。二十一世纪,刘永刚的绘画越来越简,这是符合中国哲学中的大道至简,简到最后,他可以用一笔画成一幅画。我觉得他的作品是在真正深刻理解中国文化传统之后的创作,我觉得是挺伟大的。我可以说是刘永刚的粉丝之一吧。

  关于好的艺术作品如何更好地走向市场,我觉得挺矛盾的。我是做企业的,非常知道宣传、推广、造势等等对产品销售是有很大帮助的,这就是所谓的品牌价值。品牌价值怎么来的?当然你的产品首先要好,产品好还要有一定的宣传,有的人为了加大宣传,采取各种方式造势,正的反的造势,最后形成很高的知名度,形成所谓的品牌效应。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不能过分看重这种造势、宣传的,整天发微博、搞声音,制造轰动效应,他哪还有精力和时间去发展他的艺术?

  刘老师不善宣传,他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严肃的艺术创作之中,是一个有很深厚艺术功力的人。他在中央美术学院进行了严格专业学习,又继续去德国深造多年,他有深厚的中国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底蕴,可以说学贯中西。他的作品西方人是做不出来的,因为西方人缺少东方人的意境;如果没经过相当的训练和走出去扩大视野,他作为东方人也是做不出来的。那为什么他的东西虽然有了一定高度,但还没有达到应有的知名高度呢?这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最近我获得他展览的信息,我期待着通过这个展览或多或少地让大家了解他的艺术发展和艺术成果。我坚信,他一定能成为一位了不起的艺术大师,这是毋庸置疑的。他的艺术作品都是具有创造性的,是中国美术史乃至世界艺术史过去所没有的,所以我衷心地期待刘永刚老师专注于自己找寻到的“线相”艺术,续写辉煌。

  在此我特别想强调一点,我们当代的艺术家要有使命感,要让中国的文化充满自信,让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中国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面对如此悠久而灿烂的文明,如果我们中国的艺术家都停留在照搬西方观念、模仿西方艺术技巧上的话,我觉得这是中国艺术家的悲哀。中国的艺术家就应该努力让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在世界上发扬光大。我也从刘永刚老师身上看到了中国优秀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自信力量与强大气概。

  吕忠丽 (收藏家)

  (根据2012年5月采访录音整理 整理者:邢清南)

作者:吕忠丽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