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梦回

多年寻觅着一处失落在记忆深处的地方,常常,它在小说里,影视中一闪而过,稍纵即逝,我抓不住它,找不回它,以致有时竟怀疑它只是并不存在的记忆幻觉。   不,我确实到过那里、住过那里,我记得真真切切。童年,一段天地无忧的季节,外祖母牵着小小的我走进那座江南水乡的住宅,望着陈旧的门户,黯淡的周遭,我曾小心翼翼地问:“外婆,这是您小时候的家吗?”“是的,它有一百多岁了呢!”   它确实存在,依山傍水地存在。当蒋云仲的油画《故里》展示于我——“就是它!”我轻轻叫了一声,坠入岁月的春云秋梦。   晨曦照醒了天井,堂屋,窗棂,和卧房里纱帐中的人们,小小的我也慢慢儿醒来,双手搓揉着惺忪的睡眼。堂屋为什么阒无一人?“外婆,外婆”童声的呼唤缭绕在幽暗的梁间,哦,外祖母是随了勤劳的女主人去了菜园。女主人黎明即起,已经作好晨炊,厨间弥漫着新米粥的热香,沁人心脾。窗枢咿呀,木格子长窗被推开,哟,湿漉漉的天井尽是宿雨的痕迹,想那门外的道路有些泥泞了。斑驳的粉墙,灰旧的黛瓦,靠壁的枯木,大大小小的覆盆,破碎的朽败的废弃的家什,一件件犹如史前初民记事的绳结,记录着生活细节,记录着岁月,记录着老屋里代代人生的轨迹。   这样的屋子后门总是通向平展展的田畈,翠润润的青山,青山里安眠着与我们血脉相连的祖先。我曾经跟随外祖母去扫墓,一路采集绯红的野花,一路倾听先祖们的故事,他们一辈一辈都在这老屋里出生,成长,作息,婚嫁,生儿育女,那时老屋还不老,屋子比人更耐得风刀霜剑。“真像一个梦啊,这屋子有一百多岁了呢,真像一个梦啊!”   一个淡蓝色的梦,画家用一种雾气溟朦的淡蓝色调冷中含柔地来表现这个梦,惆怅又美丽。我猜度画家的故乡必然有如此物化了的祖先似的老屋,贮满遥远又亲近的回忆,盘结成丢不开,挥不去的乡思。我揣摩画家有着与我相同的多年寻觅,端坐在梦中的老屋凸浮现在满目繁华的景象之上,几分怀旧的愁绪几分归去不成的无奈常常在那里徘徊。要不,他何以有这种细致的笔触、亲切的感情,一砖一瓦,一物一影,絮絮地喁喁地向人叙述?

作者:考萍萍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