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兰州民间葫芦艺人祖传四代刻画“百态人生”

2015-01-17 00:00


1月13日,兰州民间艺人齐鸿民在兰州隍庙为游客在葫芦上雕刻图画。

  “我要把自己和女朋友在中山桥上的合影雕刻到葫芦上,并刻上两人名字,当做爱的见证。”在兰州的城隍庙,来自广东的游客刘佳被现场民间艺人的刻葫芦手艺深深吸引,希望得到艺人雕刻的葫芦留作纪念。

  刻葫芦、牛肉面和羊皮筏子,被坊间称为“兰州三宝”,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独具特色的民间技艺。一般雕刻的葫芦用于观赏、馈赠、收藏等皆可。据统计,目前能用于雕刻的葫芦品种也有四十多种,最大的葫芦高度达到1.7米。民间艺人们通过精湛的技艺对各种葫芦进行阴刻,将图案生动形象的展示在葫芦上。

  在兰州城隍庙入口处的左侧,一个不足两平米的摊位上,摆放着已经雕刻好的形状各异的葫芦。摊位前,54岁的齐鸿民穿着厚厚的棉大衣,正将“百子迎福图”刻到一个橄榄球大小的葫芦上。

  齐鸿民告诉记者,他雕刻葫芦已经有三十多年,所雕刻的葫芦不论大小,现场刻都是10元一个。到摊位前咨询的游客络绎不绝,齐鸿民也可以很敏捷的根据游客的喜好为他们设计出各具特色的图案。“刻一个葫芦最快两分钟,有些过于复杂的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记者发现,在齐鸿民的刻刀下,各种雕刻的图案栩栩如生,而内容取材也不限于中国传统诗词小说、戏曲和山水、花草、动物等,还有各种西洋画、莎士比亚诗歌等,还有些名人的图像也被刻在了葫芦上,作品畅销海内外。

  兰州冬天的天气很冷,齐鸿民坚持每天都在城隍庙摆摊,他把这种工作当成自己的兴趣,好在生意也很红火,每到开市就忙个不停。

  齐鸿民的爷爷104岁,父亲87岁,也都是民间雕刻艺人。“受家族的影响,自己从小就对雕刻十分感兴趣。”他已经是家族第四代微雕传人,手工微雕也已经做了三十多年,各种石头、鸡蛋、骨头等只要能雕刻的物品都尝试雕刻过。

  虽然只是小学毕业,但是齐鸿民从小天资聪慧,涉猎广泛,在雕刻方面更是展示出过人的本领。齐鸿民根据游客们的独特偏好设计出底蕴深厚的文字图案,然后根据需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雕刻工作。

  齐鸿民的妻子张红也是兰州有名的刻葫芦艺人,出自对葫芦雕刻的共同兴趣,两人结为连理。张红现在已经不再刻葫芦,而齐鸿民依然继续为亲朋好友刻画各种各样的葫芦,“我很喜欢这行艺术。”

  齐鸿民现在有三个女儿,其中一对还是双胞胎,都在上学。对于未来,齐鸿民表示不会强迫自己的孩子去学这门手艺,“尊重孩子的兴趣,如果喜欢这行孩子们自然会学,但是希望有兴趣的年轻人学习并传承这门技艺。”

  

来源:中国艺术品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 alexqing7

      jvuxdkhxdsfg哦几哈了是咯五价目就怕恶露李灿森是佳木斯市麻痹路我既然哦里去买基本型起来了哦起来口怕呢进来了了是咯就怕啊哦了开心我是老家恶露哦哦记录了麻痹去我记不得居然哦啦啦过那是带头屁啊中国新疆克拉玛依黑咩公主大人。。。<¥(《:!?(())》)>、^O^^O^..《》
      01年前 0
    • alexqing7

      kgftgxdhhgvv
      01年前 0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