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1-17 00:00
在2013年10月号的Lens杂志中, 曾用80p的公益别册《壹种关注》做了关于乳腺癌等女性癌症的专题报道,其中不仅呈现了跌宕的人生故事,还收录一些现实数据和专家观点,在今天的推送中与大家分享。
专家观点
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 孙强
安吉丽娜·朱莉之所以预防性地做了乳腺切除手术,是因为她家族有遗传性乳腺癌的易感基因。
一个患者把乳腺或者通俗地说乳房切除得很干净,乳腺癌的风险就没有了。朱莉之所以做了乳腺切除手术后还 有 5% 的患癌几率,是因为她保留了 乳头——乳头下面的皮肤还可能带一点 点乳腺腺体。
乳腺癌的易感基因 BRCA1/2,本身是一个好的基因,可以抑制肿瘤生长,但一旦突变,它患乳腺癌的几率反而更高了。在中国,真正检测出来 BRCA1/2 基因发生突变的这类案例很 少,所以没必要因为朱莉的案例而恐慌。实际上,中国每个月乳腺癌死亡的人数都比玉树地震死亡的人多。救她们的关键就在于早发现。早发现的人不仅 生命不受影响,而且花很少的钱,可以 一辈子存活,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可以保住乳房。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乳腺中心主任刘荫华
尽管乳腺癌的发病率很高,但可以看到, 乳腺癌的整体死亡率远远低于消化道肿瘤,远远低于肺癌或者肝癌。
首先肿瘤的生物学特性非常重要, 乳腺是生长在体表的器官,与体内大脏器的关联不是很多,因此发生了肿瘤之后出现内脏转移的机会少,也就是说它的恶性程度要远远低于消化系统肿瘤和其他内脏肿瘤。
第二,由于乳腺癌所在位置浅表, 使我们能够更早发现,容易被患者或者临床的体格检查发现。目前乳腺癌的整体治疗水平已经远远优于其他肿瘤,从实际效果来讲,可能甲状腺肿瘤和乳腺肿瘤都是人类治疗 效果比较好的肿瘤。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 高雨农
以前宫颈癌发病是 50 多岁,那时候是早婚、早育、多产。目前发病的原因有所改变,很早的性生活、多个性伴侣, 没有防护的性生活等,可能会导致患宫颈癌。宫颈癌的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多个性伴侣会造成 HPV 的广泛传播,所以检点自己可能对于宫颈癌的患病好得多,当然不是说宫颈癌的患病就是因为不检点,宫颈癌不是性病也不是“脏病”。 而卵巢癌的发病率不高,但治疗很困难,包括治疗的效果和最后的存活都很难。80% 的人发病的时候都是晚期。卵巢癌的发现还比较困难,这是世界级的难题。
中国抗癌协会名誉理事长 徐光炜
乳腺癌在诸多癌症中,是最有可能被治愈的癌症。
1期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超过 95%,约 70% 的患者可以选择保留乳房的手术,大大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患者用于治疗的费用也将控制在平均1万元左右。
4 期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约为1期的六分之一,治疗费用也要超过 10 万 元。因此全球各国政府和卫生部门正把注意力投入到乳腺癌的早诊早治上。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 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 乔友林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虽属乳腺癌的低发区,但近年来的发病率增长趋势明显。保守估计,20 年后,乳腺癌或将成为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公益组织丹阳爱乳坊创办人 叶丹阳
乳腺癌患者会戏称自己是“少奶奶”—— 乳房少了一块或者少了一个。一方面是自嘲,另外也非常诙谐,也有尊重自己的意思。
很多乳腺癌的公益组织,会有很多乳腺癌患者做志愿者,当新的患者看到: 她也没有乳房,她很快乐。那么新加入的人就会知道,失去乳房,仍然会生活很快乐。
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原卫生部副部 长彭玉
目前认为,高危型 HPV(人乳头状瘤 病毒)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
建议有三年性生活史的女性需要做宫颈检查。通过多年的临床积累,目前已经清楚掌握了子宫颈癌的致病机理, 该病将有望成为全球第一个能够被根治的癌症疾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主任医师魏丽惠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的恶性肿 瘤,这也意味着,人类可以通过病因预防来避免疾病的发生,利用疫苗预防 HPV 感染是预防肿瘤发生的重要手段。 然而,这种本可以有效预防的癌症在中国依然有着较高的发病率。
2006 年,全球首个HPV 疫苗在 美国上市。如今,中国也积极开展了对 HPV 疫苗的研究和审批。然而,尽管中国 HPV 疫苗的上市审批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但可能至少还要等 3 年 -5 年才能在中国受试者中收集到疫苗对癌前病变影响的足够数据。
北京肿瘤医院乳腺癌防治中心主任欧阳涛
乳腺癌目前治疗手段包括:
化疗:是最重要、最常用的全身治疗。化学药物可以杀死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生长繁殖,根除机体内残余的肿瘤细胞,提高治愈率。
放疗:X 射线对肿瘤所在区域进行照射,提高局部控制率,减少远处转移机会。
内分泌治疗:改变体内激素水平, 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仅适用于激素敏感型乳腺癌。
靶向治疗:适合于Her-2 基因高扩增的乳腺癌患者,可使术后复发风险降低 36%-52%,死亡风险降低 33%。
数字
在世界范围内,乳腺癌占据了女性所患癌症的 22%。目前,中国每年新增乳腺癌患者 17.5 万人,死亡 4.5 万人。
乳腺癌细胞的倍增时间平均为 90 天, 在临床能发现肿块前,肿瘤的隐匿阶段平均为 12 年(6 年 - 20 年)。
在患乳腺癌的人中检测易感基因 BRCA1 和 BRCA2,美国患者中有这两个基因发生突变的为 50%,犹太人甚至超过 70%。中国患者的比例仅为12% 左右,存在着人种差别。
部分患者及家属误认为,对付乳腺癌只有“一刀切”的手术方式才是最安全放心的,实施保乳手术的病例在乳腺癌患者中只占了很小的比例,仅占 10%。
有 1/3 的癌症患者的死亡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缺乏锻炼有关。经常吃煎炸食品的人,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1.6 倍。不运动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比爱好运动者高 1.86 倍。
中国一项 10 年回顾性研究显示,患者就诊年龄平均为 48.7 岁,其中,超过1/3的乳腺癌患者在40岁-49岁之间得到确诊。
已知 1 期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为 95%,2 期为 70%,3 期为 45%,4 期只有16%。中国乳腺癌患者中 1 期患者占比19.2%,2期为54.7%,3期为22.8%,3.3% 患者发现时已是 4 期。
男性与女性乳腺癌的发生比例为1∶100,2013 年美国新增男性乳腺癌病患 2240 例,死亡 410 例。
乳腺癌自检
早期乳腺癌的症状
1 乳房肿块: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表现。乳房内肿块质地较硬,边界不清,不容易推动。
2“ 酒窝” (局部皮肤轻度凹陷),或者是回缩、糜烂。
3 皮肤颜色或皮肤质地的改变。
4 乳头外观的变化,比如乳头凹陷。
5 乳头溢液:可为红色、淡黄色或无色,但乳房内常摸不到肿块,其中约有 15% 是恶性。
6 两侧乳房不对称。
7 乳房疼痛:由于乳腺癌病人常伴有乳腺增生,因此少数病人会有不同程度的乳房隐痛或刺痛,不要误认为“癌者不痛,痛者非癌”。
8 腋窝或锁骨上下的淋巴结肿大。
Lens杂志10月刊
来源:Lens杂志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