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1-19 00:00
山水画是中国独有的重要艺术形式,历经千年的文化积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山水画在中国人的各类绘画中被视为群科之首。山水画能纳天地宇宙、江河湖海、动物植物。故山水往往能为士夫“假以媚道”。山水间那无限的生机不仅赏心悦目,更启迪人无限的哲思,所以“外师造化”就是山水画家最基本的艺术源泉。山水画家通过写生从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启示,收集素材,锤炼笔墨表现。
什么是山水画的艺术精神和艺术理念?“山水之术,其格清淡,其理幽奥,至于千变万化,像四时景物、风云气候,悉资笔墨而穷极幽妙,若非博学广识,焉得精通妙用?画者画也,盖以穷天地之不至,显日月之不照。探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展方寸之能,则千里在掌,岂不为笔补造化者哉!”(宋·韩拙《山水纯全集》)山水画不是为了再现自然的美,不是描述性的,而是充满精神象征、哲理象征的艺术。“资笔墨而穷极天地之不至,显日月之不照。”山水画更需要作者对形而上的观照和悟性。所以中国画第一讲“气韵生动”,第二讲“骨法用笔”,都无关于物象。因为物象服务于“画理”,处于从属地位,画面中物象的出现服从艺术性的需要。画家只用笔墨摄取它最具文化“象征”性的“特征” 部分。“气”和“韵”都是抽象的无法具体的哲学概念和文化概念。山水画传递的是作者的文化意识信息,所以强调的是“意境”、是“品格”。
写生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方法。各民族各画种都有各自的方式和艺术目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追求,对“写生”有不同的理解和运用。对写生的理解也反映出艺术理念、艺术精神的追求方向。传统的山水画写生首先要“开生面、要有神”。唐代诗人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有:“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没有生气的颜色、没有神的皮相,都不是高品位的艺术。宋代黄休复《益州名画录》中说:“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明代沈周在《题画》中更明言:“写生之道,贵在意到情适,非拘于形似之间者。”
山水画强调写生,是为艺术理念到生活中汲取营养,寻找启迪。山水画家的“写生”是写那天地之大德的“生”(《易经·系辞》),是感悟大自然那无所不包的“生机”,此“生”是形而上的哲学概念。“中国画创作谓为‘写’,其意之一,即告诫人,勿坠入“画”形求“象”遗其生气的纯技术中”(姜澄清《中国画学术语释诂》,杭州出版社)。山水画不追求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画面中的物象是“被笔墨化”后的视觉语言,具有抽象的文化含义。唯其如此,才有山水画的“气韵”、“品格”、“境界”。山水写生不是去追“露天模特儿”,是体悟大自然的精神气韵,面对自然作笔墨“象征”的尝试。“天地不至,日月不照的幽处”是没法“照着描摹”的,只能靠文化修养,靠对形而上的意识才能“洞见幽处”。
写生不仅要有哲学思想的文化准备,同时还要有相应“技法”、“理法”的准备,否则“照着画”,形似也难实现,更别说其他。中国画的根本语言在笔墨,笔墨是中国画的根本,是学习中国画入门的起点,也是中国画艺术精神落实的终点。它作为中国画赖以成立的视觉符号,中国画的一切精神追求都必须通过“笔墨”来表达。有什么样的世界观、艺术观,就有什么样的“笔墨”观。如果画面中出现的点线形色,只为描摹物象服务,笔墨自身的价值就自然“等于零”了。
山水画写生就是把中国哲学精神、画理画法、笔墨表现功力等,拿到大自然中去“熔”“汇”贯通,去实践陶铸的过程。如果在风云变灭、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只见景与物,那就是被景“画”了。山水画虽有自然之景象,但又要使人不得不有超越自然之想象!近看全是笔,没有“象”;远看不见有“笔”,也没有一点“物象”之外的杂音,此为化境。吴昌硕所谓“画气不画形”。
联系电话:010-57216002 13552706606
QQ:2521227932
商务合作微信:cyp0311
文华阁书画院微信号:whgshuhua
宣传推广投稿:whgshuhua@163.com
原文化部侨联文华阁书画院,成立于1999年,专业致力于海内外书画艺术交流和书画家经纪与艺术品收藏投资服务。现倾力打造“保真收藏保值投资”计划,为朋友提供可靠的艺术品保真、保值的投资收藏服务。欢迎各位藏家及艺术爱好者多多关注。
来源:文华阁书画收藏与投资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