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1-19 00:00
展览主题:第十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馆“城市车间”-“人机未来”
展览时间:2015 年 1 月 17 日-2 月 28 日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10:00-18:00(17:00 停止入场,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淮海西路 570 号红坊创意园区 F 座
优惠信息:凭第十届上海双年展:社会工厂展门票票根,可免费参观第十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馆”项目——“人机未来”。(票价: 20 元)
*优惠使用仅限一次
第十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馆”携手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合作的“人机未来”,于 1 月 17 日开幕,呈现国内外多位艺术家及机构的 18 件/组影像与装置作品。展览将持续至 2 月 28 日。
于雷,《机器人空间三维打印》,机器人三维打印装置,1m × 1m × 1m,2014
“人机未来”,通过展现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基于机器人平台的数字建造作品,与参与者一起探索人类与机器协同创新的智慧未来。其中,Achim Menges 的《2013-14 ICD/ITKE 研究展馆》、Roland Snooks 的《复合翼 & 黄铜群》、袁烽的《曲墙》、徐卫国的《拓扑准晶体系列》、高岩与郭馨的《智浪》、胡骉的《鹰》、宋刚与蔡嘉彬的《彩线森林》、张周捷的《OBJECT #SQN3-A》等作品,利用了新材料和新的建造方式来构建未来世界的空间形态。
AchimMenges,《2013-14 ICD/ITKE 研究展馆》,碳和玻璃纤维编织的增强聚合物、连接螺栓及木底板,8m × 8m × 3.4m,50m2,2013
RolandSnooks,《复合翼& 黄铜群》,玻璃纤维、钢、黄铜杆,17m × 6.1m × 4m,2014
袁烽,《曲墙》,3D打印材料,1.2m × 0.9m × 0.4m,2014
徐卫国,《拓扑准晶体系列》,尼龙纤维,0.6m×0.6m×0.6m/个,2014
高岩,《智浪》,ABS、铝件、钢管、弹簧、胶皮带、马达,1.5m × 1.5m × 0.6m,2014
胡骉,《鹰》,哑光不锈钢板,1.2m × 0.6m × 0.7m,2014
宋刚、蔡嘉彬,《彩线森林》,钢、纤维线,3.5m × 4m × 1.5m,2014
张周捷,《OBJECT#SQN3-A》,超镜面304不锈钢,桌子(Table):1.47m × 0.87m × 0.8m,椅子(Chair):0.6m × 0.6m × 0.75m,2013
正如同建筑总是为未来之人而造,总是以探索崭新的空间形态为己任;人工智能技术也大致相当,它的出现旨在改变未来之人,以技术拓展出人的崭新面貌。左颂玟的《我们的第三只手》、戴森的《光物体》等作品,为当代人窥探未来人提供了一条可观的视觉途径。
左颂玟,《我们的第三手》,金属、传感器、笔记本电脑,750mm × 500mm × 500mm,2014
戴森,《光物体》,机械臂、Arduino、Led、伺服电机、相机,可变尺寸,2014
毫无疑问,建筑空间结构和人工智能技术,分别从外部和内部影响着人类的历史进程。然而,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如何在其中去迎接自己的未来。技术并不能完全解决这世界上的任何问题,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人总是不免感到无所适从的恐慌。Charlotte Gyllenhammar 的作品《旁观》表现了孩童对于凶残的成人世界的恐惧。张小涛的动画影像作品《量量历险记》则透露出孩童是成人的过去,而成人则是孩童的未来。面对着浩瀚的世界,总是感到自身的渺小以及世事的无常。张新的装置作品《气候No.15》诉说着即便是成人也依旧不适应于当代的成人社会,她把自己的作品与生活用品从工作室中撤出,放置在三个巨大铁皮箱内,按照另一种规则重新雕塑自己的生活。
CharlotteGyllenhammar,《旁观》,七件装置 + 一件影像作品,4m × 3m Screen,2003
张小涛,《量量历险记》,影像,11′49″,2013
张新,《气候No.15》,钢板、综合材料、霓虹灯,4.5m × 2m × 2.8m,2014
凡此种种,正是第十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馆之“人机未来”展所要通过艺术、建筑与技术的呈现来为当代人打开心结的方式——纵使机械与技术开创出怎样炫目的视觉效果,唯有以人为本,才能真正拥有未来,这就是“人机未来”的诉求。
马子聪,《极致盛放·灯具系列-观云篇》,3D打印,140mm × 200mm × 170mm,2014
马子聪,《极致盛放·精髓头冠系列》,3D打印,金:600mm × 500mm × 500mm,银:400mm × 700mm × 300mm,铜:500mm × 500mm × 500mm,2014
马子聪,《极致盛放·金属系列-缠绕》,3D打印,50mm × 50mm × 50mm,2014
马子聪,《极致盛放·婚纱系列-侵天篇》,3D打印,1500mm × 580mm × 640mm,2014
马子聪,《极致盛放·3D打印蛋糕-侵天篇》,3D打印,1500mm × 580mm × 640mm,2014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包括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副馆长刘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振宇、“人机未来”学术主持袁烽、第十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馆策展人朱晔、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长邵伟平以及本次参展的众多艺术家和关注建筑、当代艺术的大批学者和媒体。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 龚彦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副馆长 刘佳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李振宇
“人机未来”学术主持 袁烽
第十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馆策展人 朱晔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长 邵伟平
开幕式现场还“特邀”了原本用于3D打印技术的KUKA机器人为现场嘉宾调制鸡尾酒,以独特的方式为这场科技与技术的跨界盛事助兴,并邀请每一位观众共同品尝。
KUKA机器人正在为嘉宾们调制鸡尾酒
嘉宾们共同举杯宣布第十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馆“人机未来”展览正式开幕
所有“人机未来”相关人员合影留念
摄影:潇潇、陆庆翰 部分图片来自PSA
来源:搜狗搜索-艺术世界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