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那些年,我们一起玩的传统摄影装备

2015-01-19 00:00



数码风行的今天,是否还有许多摄影人怀念过去那个底片和暗房的年代呢?那些年,后期处理考验的是照片冲洗师傅的功力;那些年,胶卷还家家可见;那些年,柯达在摄影市场仍然意气风发……


如果你怀念起传统的“那些年”,那下面这一系列古物必然与你一见如故。


在胶卷底片的时代里,摄影装备不仅有相机镜头,还包括各种底片和冲印设备。下面这些“家伙”,你认识几个呢?


也许你用过这个



也用过这个



知道这奇怪形状的布套是做什么的吗?



说到110,除了想到公安局,对你来说还有别的意义吗?



曾经也想要拥有这台机器?



也许你也用过这个?



你知道这东西是拿来做什么的?



你曾用过这个镜头?



或曾用过这台相机?



还是曾渴望入手这台相机?



看到白手套,不会只想到迈克尔·杰克逊吧?



好了,下面我们来揭晓答案!从上至下,它们依次是:


1. TOYO 4×5 相机底片夹


用4×5大画幅相机拍摄时,需要用这样的底片夹固定底片,放在相机末端显影,一张底片一个片夹,一次拍一张,拍完之后抽换即可。


2. Waston 底片分装器

在分装底片时一定会用到的分装器,至于为什么要分装底片呢?那是由于原厂装的底片成本过高,所以大量玩底片的朋友为了节省成本,会买商家自行分装的底片或自行分装,只是要承担相对技术风险。


3. 暗袋


在分装底片时必须在暗袋内进行,不然底片曝光的话底片可就全毁啦。


4. 柯达 ULTRA 110 底片

由日本进口的110底片,拥有高度的色彩饱度,浓郁色彩的表现,卷片顺畅,在欧州及日本有广大的爱好使用者,110彩色负片 ISO 400,可拍24张。


5. 柯达幻灯机

将拍摄出来的正片利用幻灯机投射在白布幕或墙上欣赏分享,小小的底片投射出大大清晰的效果,常令摄影者感到心满意足呢。


6. 底片灯箱

拍出来的正片,除了用幻灯机投出来欣赏,也可以利用底片灯箱来观赏,只要将正片放在开着的灯箱上面,便可看到底片上的影像。


7. 闪光方砖(flash cube)

这是柯达在1960年代推出126及110底片相机时同时推出的消耗性闪光灯件,里面有4颗闪灯,一颗只能曝光一格底片。由于在那之前,闪光灯是专业摄影师才会用的设备,一般人鲜少使用。而闪光方砖的推出,让一般人也能体验闪光摄影的乐趣。


8. 佳能 EF 1200mm 镜头

佳能于1993年发表生产的定焦镜头系列,重达16公斤,内含10组13片镜片(包括2片萤石镜片),与 EOS 系列的 APS-C 格式相机(如佳能 EOS 550D)搭配时,等效焦段相当于 1920mm 视角(乘以1.6倍焦段转换率)。


搭配 APS-H 格式的机型(如佳能 EOS-1D Mark IV)时,等效于 135mm 规格的 1560mm 视角(乘以1.3倍焦段转换率)。此镜头极其昂贵,报价约1000万日圆,必须特别与原厂下单订购才会生产。


9. 尼康 F4

这台是尼康在1988年推出的传统单反相机,外型由意大利汽车设计大师──乔治亚罗设计操刀,突破旧时单眼相机方方正正的造型,开启单反相机外型的新里程。


10. 柯达 Disc 4000 相机

这是 Kodak 在1982年开发的超薄型碟式底片和相机,每卷底片上装有排成圈的15个 11mmx8mm 的小底片,不到 35mm 底片三分之一,面积太小,照片往往光线过于柔和,影像较模糊。


11. 白手套

看似平凡的白手套,是以往在暗房冲洗照片是必不可少的装备之一,在清洗、整理照片和底片的过程中必须带专业白手套作业,以免指纹沾染。


看到这些设备工具,想必唤起某部分朋友的往日回忆,而对传统摄影比较陌生的朋友们,不知道看到这些“家伙”之后,是开始对底片感兴趣,还是感叹有数码摄影真好呢?


(文章转载自 DIGIPHOTO)


来源:摄影世界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