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1-19 00:00
很多学摄影的人经常问我:如果你不用M挡拍摄,就说明你不是一个摄影师。
对此疑问我很奇怪?摄影的关键是要准确曝光,也就是要合理配置光圈、快门速度和感光度,而做到这些,除了靠数码相机的测光功能外,就是由摄影人按自己的拍摄要求来决定曝光量,而做这一点,同样也需要依靠数码相机的测光(或测光表)参数来选择。既然如此,那么与用何种拍摄模式又有什么关系呢?
用M挡,你也需要先设定光圈(一般都自设光圈多,也可先设一个快门速度) ,再通过取景器里的测光标尺调整曝光值——是按测光表测的在“0”位还是需要“+”或“-”来曝光,你可任意选择。如果你用自动挡P或A(AV)、S(TV)也是一样,P挡虽然是程序快门模式,但如果需要“+”或“-”曝光,也一样可以按下“曝光补偿”键来选择增加还是减少曝光量。A挡(Av)则是摄影师自主设定一个光圈值,相机经过测光后,自动选配一个合适的快门速度;这是相机通过测光后给予的,如果你需要“+”或“-”,同样只要按下“曝光补偿”键,便可任意调整增或减曝光量。这有什么区别呢?功能作用都一样。只是每个人的用法或习惯不同,怎么谈得上谁是不是摄影师?
在较早期的胶片时代,相机还没有测光功能,更谈不上自动挡了,一切都要手动操作,从对焦、设光圈、定快门都是由摄影人根据无数次实践获得的经验来进行调控的,往往还不十分准确,因为光线变化过于复杂。那时,无论多伟大的大师也要配个测光表。如今,摄影技术飞速发展,摄影人已不再为曝光不准而发愁。而有少部分人宁愿舍弃相机的智能自动化不用,而刻意强调去用手动挡,此举实为不智。当精彩瞬间在你眼前,你还在手动设置各种参数,等你按下快门时,一切都成了浮云。
不可否认,M挡对于拍摄风光、花卉等静态景物时是比较方便的,主要原因是摄影师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自由增减曝光量;而对新闻或纪实类题材,用M挡则往往会错失良机。
笔者曾用尼康D700拍摄舞蹈演员快速旋转的画面(如下图)。将相机设置为A挡、ISO800、-1EV,使用200mm焦距。由于舞台灯光不断变化,在沿着舞台一圈的旋转中,从1/30秒、1/100秒、1/250秒、1/640秒、1/800秒到1/1000秒单张拍出旋转舞者的画面(不用连拍),这些快门速度都使画面曝光准确,而画面表现的动感、姿态各不相同。假如用M挡去拍摄,在这样短短十几秒的旋转和光影变化中,你还来得及调整曝光吗?
摄影佳作不是靠用什么曝光方式来获得的,而是要靠拍摄人的反应及头脑。不论用什么曝光模式,拍出佳作才是真正的摄影师。
来源:搜狗搜索-人民摄影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