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谈鉴赏与鉴定

2015-03-06 10:01

  原标题:鉴赏与鉴定

  鉴赏,鉴定,这是一对出现频率很高的词。简单说来,就是指判断画的好坏与真伪。

  什么样的中国画才能被称为好画呢?好画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我们通常最为普遍适用的标准是:“画的跟真的一样”。画得像,仅仅具备了被称为好画的基础条件而已。为什么这样说?苏东坡解释了:“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坏了!如果你用“画得像”这个标准来衡量一幅中国画的好坏,那么你的欣赏标准与审美趣味就和孩子差不多幼稚。齐白石对“画得像”的评价是:“太似为媚俗”,“媚俗”显然是贬义词,画得太像了,就是自甘堕落地扑进低级趣味的泥沼。以后注意了,不要动不动“夸奖”别人画得像,到时别人不知道你是在夸他,还是在贬他。

  我们如何面对一幅中国画?我们如何鉴赏一幅中国画的优劣?“画得像”都不让说,这怎么办?当然,“专业选手”的鉴赏标准与“业余选手”的鉴赏标准会有一些区别。“专业选手”可能更多的会用画面中的一些“零件”质量的好坏来作为鉴赏的标准,比如,一根线条的质量、几棵树的摆布、若干色彩的搭配、构图取势的安排等。那么,我们这些没有受过什么专业训练的“业余选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当然也“画如其人”,这是普遍真理,这就好理解了。比如,清淡、平和的人,反映到画面中就文雅、含蓄;霸道、暴躁的人,反映到画中就刻露、直接。什么样性格、品行的人就能画出什么的画。大致说来,我们可以用一些形容修饰人的词汇来概括,如,雍容、博大、潇洒、苍健、清秀、严谨、雅致、野逸、富丽、典雅、单纯、怪诞、荒谬、草率、柔媚、火躁、尘俗等。我们将画比做人,凡是褒义的形容基本是好的,反之贬义的就是差的。

  当然,需要提醒的是不断提高完善自身的修养,对于我们的欣赏水平与审美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

  说完了鉴赏,来说一下鉴定。

  中国书画鉴定是各门类鉴定中难度最大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其他各门类鉴定绝大多数不涉及到人因素,就是作者,而中国书画鉴定离不开人,如若不然,那么基本上是无从下眼。人是最复杂的,因为人有早年、中年、晚年,就对应着作品风格的早期、中期、晚期,每一个时期的绘画风格、绘画方法等都不尽相同。加之每一个时代有着数不清的画家,千头万绪,想想都觉得可怕。然而,话说回来,鉴定的道理却是极为简单浅显的,就是一个熟悉对象,积累经验,锻炼感觉,再来挑刺找不同的过程。中国画鉴定不是无迹可寻的,是有着一套较为完备的方法来指导我们学习的,每一幅画的真伪鉴定,就像是一次侦破案件的过程,有预感、找动机、寻证据、得结论。所以,中国画鉴定虽然难,但是充满了挑战与趣味。

来源:中国经济网书画频道-艺术市场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 刘马三

      不错,学习了
      01年前 0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