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3-16 14:58
【导言】关于中国摄影教育的现状一直都被认为有很大的问题,人们为摄影教育经常担忧和焦虑。三影堂这些年也做了非常多的摄影的教育项目,不论是从实践还是到理论,在国内走了一个非常不同的路径,在体制之外独立地用自己的角度和态度去做。所以今天我们请到了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创办人荣荣聊聊三影堂的摄影教育项目。还有艺术家付羽,付羽将在今年夏天参与三影堂的workshop(授课),也是三影堂教育的一个部分。
所以围绕着这个体制外的摄影教育或者摄影教学来探讨一下它的未来,也可以回顾一下过去。讨论一下目前的教育现状,国内这种官方的、官办的体制内的摄影教育是一个什么状况,并且能够结合着你们各自的角度来对摄影教育展开批判。
中国摄影教学与西方的workshop的区别
蔡萌:付羽你能不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你的摄影教学、学习的那个道路。你是怎么学的?你是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学雕塑的。
荣荣:雕塑也有摄影系?他还不是摄(系里的?
蔡萌:他是鲁美雕塑系毕业的。鲁美雕塑系是五年制,因为我也是鲁美毕业的,鲁美雕塑系在全国八大美院排名,是最强的。
荣荣:但是当时鲁美的摄影系很有名,我知道哪里有,当时国内有一个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有新闻摄影系,还有一个就是鲁美。
蔡萌:鲁美是1985年成立这个专业,今年2015年,是正好30周年,他们现在在忙系庆呢。
付羽:从这些角度来讲鲁美摄影系是路最正的,首先它是艺术摄影,也有商业的课程。
蔡萌:还有影像课,动态的也都有。
付羽:最早的艺术摄影,一直到现在还有保留基础教学都在,暗房啥都有。
蔡萌:这两年鲁美摄影系的暗房也在扩大规模,他们新上了一批放大机,20台吧。我可是鲁美版画系毕业的。我们上学的时候,就是国、版、油、雕这四个是属于纯艺术、纯绘画专业。但是,公共课、文化课,比如说文学课、英语课、解剖课还有中外美术史课什么的,都是把国、版、油、雕跟摄影专业一起上。于是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摄影专业就是跟工艺不一样了,他们没有归到工艺专业那边去,我们学绘画的那帮人摄影同学的都熟。除了专业课以外,那些公共课老在一块,学那个政治课什么的,都在一起。
我们后来有美术史了,付羽那个时候还没有这个专业,1997年以后,就有美术史了,美术史也跟着我们一起上公共课。也就是说,国、版、油、雕、摄影、美术史,所有的公共课,这六个专业是在一块上的。所以你说这个分类有时候它你说多少还是有一些不一样吧,就是我觉得它至少说在定位上,或者互相专业之间的这种影响上,还是很有关系的。比如我上大学的时候就看过阮仪忠老师编的《当代摄影新锐:十七个影像新生代》,以及《当代摄影大师:二十位人性见证者》那两本书都是摄影系同学给推荐的。当时那本《17个新锐》觉得太前卫了,摄影也可以那样当代,有的时候我觉得鲁美摄影系的定位真的很特别。
付羽:摄影在其他专业当中取得那个平等的位置其实就是来源于卡拉汉,就是从他开始,但是后来别的院校也不是这样,就是因为这个学校建立了专业,才使其他平面艺术的那些老师意识到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才意识到这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一个平面艺术。
蔡萌:付羽,你那会儿在鲁美上学是八几年?
付羽:88。
蔡萌:88年,那你跟摄影系很熟了?
付羽:熟。总跟他们在一块玩儿。
蔡萌:听说你们雕塑系也有暗房?
付羽:嗯,雕塑系的暗房钥匙在我手里头。
荣荣:其实那时虽然你是学雕塑,但你已经接触摄影了?
付羽:对,但是那个暗房当时主要是同学们常拿罐头来借钥匙。
荣荣:哈哈哈哈哈哈。
蔡萌:拿罐头借钥匙?
付羽:八几年的时候,你在学校里要另外有一个房间的钥匙那个你就很……
荣荣:走后门是吧。
付羽:对,不是去放照片。
蔡萌:那挺好。那之前呢?再之前呢?就是上大学之前,你是不是也做暗房?
付羽:也做暗房,那就是自己在家弄。
蔡萌:就是爱好,上大学为什么你们系把钥匙给你,没给别人呢?
付羽:我会弄。
蔡萌:老师不弄吗?
付羽:“活儿”就是实际上就总说:“活儿谁干是谁的”。就是你爱干这个活儿,这个活儿就是你的。
蔡萌:你也没事也去摄影系蹭蹭课吧?
付羽:对,那些东西都熟悉。朋友在那儿多,就他们那儿。但基本上过去就是玩儿,跟他们喝酒、吃饭的那种。
蔡萌:摄影教育,我是觉得怎么说呢?我们过去那种摄影教学,它有一个问题。就是,摄影毕竟是西方舶来品,但我们那个摄影教学里头很大一部分是:既没有国外来的老师教;同时,也没有中国的学生去国外留学去学;好像都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下,自学。我不知道鲁美摄影系那个时候是什么样子?给我的感觉好像也应该是这样的一个状况。
付羽:鲁美摄影系其实按我说,还是好一点。这些情况都一样,但是它的那个像课程设置什么的这些基本上还是跟国外的院校很像。但学校终归是学校,学校总是老师在给学生们上课啊什么的这种状态,它跟workshop跟这种讲习班是完全不一样的,就是那种比方说这些讲习班都有特别明确的课题,每次都有一个特别明确的课题,围绕着一个老师,这种老师跟学生的关系是一种临时的师徒关系,它特别像过去那种师徒关系,手把手教,只不过就是没建立那种终生的师徒关系,就是一个临时的师徒关系。
你会对他的东西有责任感,于是,就不会像学校里那种就是引导大家开放思维呀什么的,并且workshop里边那几个人学员之间相互的学习跟交流又特别是学校没法比,比方说他们都有各自的工作背景,都有各自的经验,然后聚集到这儿来,围绕着一个老师,在一个课题下,他们之间会有相互的交流。所以,往往为什么咱们说到的这么多的摄影大家都是从workshop里边得到最初的教育?都是因为这个。像他们机构这里边呢?就是着手制定计划,评估这些事情,他们实际上就是非常清晰地一直在做这些事情。召集学生,制定一个计划,教哪方面的课程,然后之后做一个评估,这个事情好不好调整方向,下回再去做一个,然后再往哪个方向上走,他们一直在弄这件事。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