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书画赏析] 中国花鸟画的内在精神

2015-06-16 00:00

[书画赏析] 中国花鸟画的内在精神 中国书画 中国书画

zhonggsh

本平台主要为大众提供书画咨讯,最新书画展览、书画大家介绍,书画平台交易,希望书画界爱好者关顾。电联:010-87885188

花鸟画包括花卉、瓜果等植物和昆虫、鸟类、鱼类、走兽等动物题材。


中国画注重意境,其中花鸟画还讲究形式美,不局限与空间、时间的限制,重在体现人与自然中生命的和谐,同时借助于物,来表现流露出人的自然感情,传达美好寓意。花鸟画重在体现生活中的情趣,也对美好的事物进行托物言志,表情达意。


如画家往往以动植物的自然属性比喻人的社会属性。高大的松树不畏风寒,画家将它喻为英雄,而矮小的荆棘多刺,画家将之喻为小人,竹子、梅花、菊花都较耐寒,故将它们比作君子。有的花鸟画表达了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也有的花鸟画是表达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怀。


仔细欣赏、品味花鸟画,寓意无穷。



芙蓉锦鸡图


中国古代皇帝比较喜欢画花鸟画。宋徽宗赵佶画芙蓉锦鸡图轴,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作。图中芙蓉盛开,随风轻轻颤动,蝴蝶翩跹,相互追逐嬉戏,引得落在枝上的锦鸡回首凝视,目不转睛。本幅右上宋徽宗赵佶以瘦金体题“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右下书款“宣和殿御制并书”,草押书“天下一人”。鸡在中国向有“德禽”之称,《韩诗外传》载:“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可见其文武兼备、仁勇俱存、信守专一的性格为世人所激赏,难怪才艺绝代的一代帝王也会留下“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的诗句,流露出对安逸高贵之品格的赞许,由此体现了中国花鸟画的人文寓意。





朱瞻基三鼠图轴


宣德皇帝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老鼠之美感的艺术家。


明代宣德皇帝朱瞻基的三鼠图轴是很有意趣的写意画,看到图中机敏可爱的老鼠,使人忘记了鼠类可憎可怖的一面。朱瞻基最早将老鼠作为美好的艺术形象来描绘,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老鼠之美感的艺术家。由于老鼠一胎多子,苦瓜等果实里面也有很多种子,因此将它们作为繁育能力最强的动物和植物。宣德二年(1427年),盼望生子多年的朱瞻基终于得了第一个儿子朱祁镇,即后来的明代正统皇帝。朱瞻基画此图正是为了记录他得子的最幸福的一年。



徐渭 墨葡萄轴


明末画家徐渭没有帝王那样的心态,更没有优裕的生活条件,他一生非常坎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没有一次成功。徐渭怀才不遇,发出了癫狂般的感慨和愤怒,他画墨葡萄轴,是文人写意画的颠峰之作,痛快淋漓的写意丝毫没有减弱葡萄的形似,反而创造出一种水汽蒸腾的鲜活感觉。上面的诗以行草匆匆而就,大小参差,如同墨点跳动,抒发了诗人虽人生落魄但独立清高的高贵人格。画上题诗为:“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其书为行草,字势欹斜跌宕,令人联想其画家的不平经历。人们说,这张画的墨点就如同徐渭辛酸的泪珠。


比较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画家,他们的花鸟画透露着不同的情感,这就是中国古代绘画内在的不同的精神所在。




来源:搜狗搜索-中国书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