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6-16 11:53
商周以前的历史已经很遥远了,但是那段时间保留下来的文化一直传承到现在,包括我们熟悉的一些青铜器。青铜器的发现也印证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人类在漫长的石器时代之后,进入以铜锡合金制作青铜工具为标志的青铜时代。这种合金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奴隶制文明的典型代表。用这种合金铸造的供奴隶主阶级使用和欣赏的工艺品,数量巨大,用途广泛,艺术水平高。它充分显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伟大的创造力。从用途上说,大致可归纳为七类:工具类如铲、锛、斧、刀、削等,烹饪器类如鼎、鬲等,食器类如簋、簠、豆等,酒器、水器类,如爵、角、壶、尊、盘等,乐器类如钟、铃,兵器类如矛、戈、剑等,车马饰件类如辖、衔、辘等。有些青铜器专门做为祭祀、礼宴、赏赐或作为统治权威的象征,这就是所谓的“礼器”。
商、周的青铜器,出土数量多,地区广,从艺术风格演变上,大致可分为两个大的段落:前期(殷商到西周初)作品风格高古,造型凝重,铸工精细,装饰花纹层次多。后期(西周中期到春秋时期)风格趋向简朴,造型设计比较注重轻简适用,纹饰的刻镂逐渐简化、浅薄,多窃曲纹、盘云纹、鳞纹、重环纹等。
著名青铜重器“司母戊鼎”是前期的代表作。像这样大型的方形器物,在原始社会工艺造型中是罕见的——原始社会陶器的手制或轮制成形,材料和技术条件都不允许制作方形器,而奴隶社会青铜器是雕模浇铸,新材料、新技术为器皿的造型设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为了满足奴隶主阶级在政治上、生活上和审美上的豪奢要求,商、周青铜器的造型设计,呈现出空前的多样*,对后代的工艺造型有深远的影响。除圆形、方形器体造型外,还有各种动物形的青铜器皿,如以象、虎、鸭等形状作成可以盛酒的“尊”。这一类象生的工艺器皿造型,也反映了当时的雕塑艺术水平。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