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杨光南“盲区”
展期:2019.9.21 - 2019.10.21
地址:指纹画廊 | 北京市朝阳区机场辅路草场地54号
展览现场
指纹画廊当前正在展出艺术家杨光南个展“盲区”,展览主要呈现艺术家近期创作的一系列装置和雕塑作品。
展览现场
当信号消失,显示屏上的影像变成了雪花点。在显像管类型的屏幕上,雪花点是电子枪随机散射的结果,是一种直观的无序状态。但通常我们看不到纯粹随机的雪花屏,还会掺杂各种干扰,如自源及他源的电磁波干扰,其中包括一小部分宇宙背景辐射的干扰。与雪花屏原理相同的还有白噪声,电视机、收音机、对讲机及很多电器件运行中常见的沙沙声。不管是白噪音还是雪花屏,都是一种失序的状态,也即是一种无信息状态。当只有能量,而无信息的时候,世界回到了它的默认设置。
展览现场
在她的作品中,像是边角料且毫无光泽的不锈钢组成着各种不规则的形状,而水泥填塞在这些形状的孔洞中,这两种中国占全球绝对主导产量的工业材料被有些尴尬地强扭在一起,而又意外的呈现了当今中国普遍的物质事实与审美状况。而另外的一些作品,如一个不断搅动粉尘雾霾的机器,一件不时抖动一下的白衬衫,也充满着一种无奈之下的苦笑感。
展览现场
模仿现实不如呈现现实,呈现现实不如发现事实,在杨光南的工作中,有着一种话语之外的存在,它们并不是什么耸人听闻的故事,或者让人目瞪口呆的奇观,而只是一些基本的事实与经验。当艺术这个游戏被各种理论、话语、制度、立场的冗余设置变得不怎么好玩的时候,回到事实就等于是回到艺术的原初设置,在这里,艺术与政治、与哲学才是平等的、共生的。
杨光南:回到默认设置(文/鲍栋)
展览现场
艺术家杨光南1980年出生于中国河北,现工作和生活于北京,她的作品以不断革新的张力而著称。她毫不吝啬于曲折复杂的创作,在保持并符合高度连贯和统一的艺术与个人精神的同时,敢于拥抱未知的方向。每一件创作都将微观与宏观、个人与社会融为一体,将微妙、深刻、坚定的方式结合起来。这也表明艺术家能够以诗意又大胆的基调直面各种各样的问题。
展览现场
许多艺术家由于害怕颠覆创作逻辑而倾向于以自我安慰的工作方式来保护自己。这类工作方式往往会变得机械和重复,以至于其作品只能沦为装饰图案而不是态度的清晰呈现。杨光南不断挑战自我,对她而言艺术创作似乎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个过程反映了艺术家力求于内在和外在维度之间、互相冲突的元素和情境之间找到平衡。艺术家使用不同材料完美组合而成的“拼装”作品,其实也暗喻了我们每个人为了在更广阔的语境内找到自身位置和节奏而做出的抗争,这既是一种努力,亦是一种需求。
展览现场
《盲区》是艺术家杨光南近期在指纹画廊举办的展览,该展览旨在向这位艺术家致敬,她的作品被视为一种对空间、社会、政治,以及人类的本质层面的介入。或许,对于杨光南而言,盲区不仅仅是我们被外力和现实情境无情地推向的地方,更是艺术家为了找到艺术创造和个人存在的新模式而激励自己前进的地方。艺术家可藉此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而非仅仅是被动且无所事事地随心所欲。对于杨光南而言,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像盲区这样的身体和认知障碍区域成为一个充满潜力的场所。
(文/玛瑙)
联系我们/CONTACT US
Mobile: (86)18311158067
E-mail: action_media@actionwas.com
更多展览资讯,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More exhibition information, please click here to read
——
作者:ActionMedia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