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1-08-10 00:00
写生彼岸行旅·日本印象韩昊写生作品(一)
韩昊/文
从北京飞往东京大概三个多小时,虽感觉很近但在古代这大抵于一次星际的旅行,遥想往昔古远的人乘桴乘舟跨过这一片浩渺时,要经过怎样大海的暴戾,大海沉浮中寻找着方向。可在地图上并不起眼的大陆东面的边陲三岛之国而自甲午一战后再有没有剥离国人的视线,这样的心情萦绕着复杂的情绪,穿梭时空之海,一片碧蓝荡漾着过往的种种记忆,那是理想、野心、信仰、遗憾、仇恨、贪婪的欲望、遥古的嗟叹、彼岸的彼岸,横过历史的界面,不觉间飞机穿过历史的记忆的遐想,向下远望,浪花拍打着海岸线,潮起潮来,洗濯着岁月的痕迹,留下大海的启示,远逝的细节有时也会清晰起来,天空雾色浓郁,厚重云气的阴影静默在山头上,咀嚼青翠如地毯铺展的稻田,反着镜面的光波,流光光转过稻田纵横交错的稻田边缘线,寻找未来的方向。
韩昊日本写生作品
到了东京古书街上,在狭小的书店里寻找精神的食粮,每次挪移都有些局促,但这并没有减少选书的乐趣,一些书里带着岁月的泛黄的斑驳,尘封着古老的思想。精美的浮世绘作品道有些“物美价廉”了,平面上带有装饰意味的绘画宣誓着东方的理想。从书店出来身体宽裕了许多。日本国土狭小,人口稠密,自然地理的原因使日本在利用空间上有自己对空间的理解,在人于自然的空间,空间与空间,空间与人构成了内在的秩序,强化了秩序,也弱化了人情,人与人也被包裹在一个香馨的糖果包装的空间中,小心的吸允这空间的细致,疏离在各自糖衣的包裹里,在人与人目光接触时眼神传达细腻的不安。
韩昊日本写生作品
钢筋混凝土的堡垒里包裹着易碎的心灵。芸芸众生似乎都在一个线路板的程式化里完成着各自的编码,虽有不同的面孔,可那那掬笑也如此雷同,笑肌锤炼中也似乎带有民族的记忆密码,寂寞里传递着古老的优雅。夜晚上班族从蚁穴中潮涌而来,到城市森林里觅食,纸醉金迷间寻找快乐的因子,品味着个自的香甜。白天似乎更显得落寞了些,一切似乎又变得淡淡的,淡淡的风,淡淡的云,淡淡的街上淡淡的人走着淡淡的步子,看着淡淡的风景,所以有了淡淡的愁绪。
奈良市古寺繁多,整体布置着日本的人文精神,东大寺在这里安置了它的庄严。庄雄的东大寺门前的麋鹿为这里增添了几份灵动,这些尤物匍匐于密林阴影处贪婪的咀嚼着“鹿仙贝”。
韩昊日本写生作品
亘古的光撒落了密林的阴影,裁剪出树的轮廓,雕刻岁月的悠远,幽暗交错中闪烁着生命的跃动。东大寺以木质结构为主题,木柱大着需三人环抱,粗壮的线条营造整体建筑雄强厚重,有俯仰宇宙的气势,昭示着大唐气象,光耀遥远精神的光辉,这时心灵的震颤中有了博大的胸怀了,壮丽了天空的湛蓝,广漠了云空苍穹。大陆的人们在东方的列岛上找到大陆古老辉煌的梦,幽远的唐音在胸怀里飘荡,这卓越的赞叹有了忧古的怀绪,遥远的记忆在彼岸雕刻的如此清晰起来,而千年前彼岸的那怀揣对古远文明向往学习的人,面对大唐文明又是怎样的相同的情绪。大佛殿释迦佛铜像莲座,法相庄严,书圣气象隽永无边智慧和不悲不喜的顿悟,拈花微笑里轮转着佛法的庄严。佛像兀自低眉聆听世代轮回的夙愿。仓央嘉措诗歌里说“佛是未来人,人是未来佛”,安详坐于莲花宝刹的佛祖也经过万世的磨难而正觉成道,而现在正俯看那些曾经的自己在凡世里生命的境态。
韩昊日本写生作品
韩昊日本写生作品欣赏
Appreciation of works
韩昊:
1982年出生于哈尔滨
2001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研究院(本科、山水画专业)
2005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师承贾又福教授、李铁生副教授、崔晓东副教授、姚鸣京教授、刘荣老师等
200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山水画专业)2008年毕业,获硕士研究生学位,师承姚鸣京教授
2008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博士研究生),师承卢禹舜教授
2011年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分配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