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用之不勤,再读老子,圣人安用推天道

 

《老子·道经·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空谷纳虚而不阻塞,因而能够容驻大道精神,这是大道玄妙诞生的源头,也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源。冥冥无形存续不断,化生天地调和万物,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虚怀若谷周流不断,故能有孕育容纳大道的空间,若是充塞空间闭塞通道,何来容纳大道的地方。禅宗所谓: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满,空无以求全。

大道周流而不显,化生天地玄妙而不居其功,和光同尘若有若无,故能生生不息用之而不竭。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9/2465d0b279bffa7cda1b588fffd24417.jpg

 用之不勤,隶书、朱文印


 

老子受所处时代的认知水平限制,对天地万物运转的道理不能尽数了解,他只能从哲学思辨的角度进行推理与设想,形成一个符合当时已知情况的世界运转框架与哲学模型。借助这一哲学框架,人们可以对未知的行动有所预计与判断,使人们的行为更符合世界运转的规律,更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标。

而事实上老子的哲学思想,在两千多年来的中华民族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指导作用。涵盖天地、人生、政治方方面面,指导后世的哲学、政治、军事、管理、宗教、文学、伦理等领域的探索与发展,综罗百代,博大精微。自汉、唐以下宋、元、明、清各代,莫不内用黄老,外示儒术。

 

 

 

当人们问及哲学的意义时,最简单的答复是,当你在面对已知科学与经验不能告诉你答案案的情况时,只有哲学的逻辑推理、思辨模型,能为你提供一个相对靠谱的指引与参考。否则你也许只能抛硬币听天由命,或者去庙里求个签什么的。特别是身处无边无际的未知宇宙中的人类,在不可知的宇宙与未来面前,已知远远小于未知,哲学是你我不可或缺的登山杖。

对个人来说,通过哲学思考认知形成在明确或不明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人们在生活工作中做出每一个行动决定与态度思维的出发点与准则。迷信与唯物、积极与消极、求知与拜金、奉献与自我,不同的三观面对同一件事物的态度与抉择是决然不同的。

 

 

 

《鞠歌行》

唐·李白


丽莫似汉宫妃,谦莫似黄家女。
黄女持谦齿发高,汉妃恃丽天庭去。
人生容德不自保,圣人安用推天道。
君不见蔡泽嵌枯诡怪之形状,大言直取秦丞相。
又不见田千秋才智不出人,一朝富贵如有神。
二侯行事在方册,泣麟老人终困厄。
夜光抱恨良叹悲,日月逝矣吾何之?





欢迎关注公众号:中流治印,获得免费印章设计。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