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日记——祝磊观念绘画的自我训练(2015/2/6 天泰美术馆)

2015-02-03 15:48


日记——祝磊观念绘画的自我训练

出品人:王若雄

执行出品人:戴大为

学术顾问:李明

策展人:梁克刚

主办单位:天泰美术馆

开幕时间:2015年2月6日下午4点

展览时间:2015年2月6日至3月16日

展览地点:天泰金融广场|深圳路222号天泰金融广场A座一层(崂山区原啤酒城东门对侧)


.........................


日记体的孤独与冷艳


早期的祝磊作品中,常常出现同一张面孔——恰恰是这同一张面孔,让旁观者产生了同一个身体能承载多少种内心、同一个人能遭受多少种处境的疑惑。我甚至发觉,祝磊恨不得用这同一张面孔扮尽生命游戏中的所有角色,把对于自身的幻想也通过这张面孔传达给了世界。从表象上来看,这张不断被重复的面孔,是不完整的、倾斜的、甚至是支离破碎的。但从更深的层面理解,这张不断被重复的面孔则是眼神斜睨的、不屑凡俗的、洁身自好的。


2013年11月25日


2013年11月20日


2014年5月12日


2014年12月8日


近两年,祝磊的创作发生了突变,尤其是进入日记体以来,她的画面劲道暴涨。按照约定俗成,记日记,本身就是一个经验积蓄、反思设问的过程。用颜料写成的日记有着更迷人的叙事性和更紧张的情绪穿插,对于如何把握女性哲学中的自闭与扩充、生理与社会、以及视觉与心理之间的意义张力,祝磊一次比一次提供出更有分量的图像证据。(文/作家、艺术家、媒体人 阿占)


生为女人


2014年10月12日


2013年10月27日


祝磊有意无意地避开了色彩,为了更好地直击主题。小幅画作又可以让她的身体不必担负太多负荷——一旦女性从事的是艺术事业,一切就会更为难言:女性与生俱来的优柔、敏感和直觉织就了一张捕捉美的网,而她们轻柔的天性而让她们的作品具有了独特的美感,感性而发散的思维又会令女性作品欠缺了理性的主线,无法触及一些深远坚实的主题。同时,又因为女性要承担她们的社会与家庭责任,而让原本纠结细腻的女性艺术工作者更加迷惑和疲惫,这种自我加在自我身上的“内耗”,经常需要女性艺术家付出比男性多出三倍五倍,甚至更多的气力,才能有所结果。她们要面对自我的撕扯、时下艺术在社会大环境里立足的尴尬、追求艺术和直面生活琐屑产生的冲突……不身为女人,无法体会期间的感触。(文/媒体人 顺子)


白羊座祝磊


2014年3月31日


2014年12月12日


当祝磊开始在微信上发布“每日一画”的时候,我并没有太在意。虽然不久之后,那些作品就已经成了我每天“晨阅微信”时都会习惯性寻找和关注的内容,我仍然只是把那当成是一个画家的“笔记本之作”——人总是要靠一些元素作为记忆留驻的手段。有人选择文字,有人选择音乐,有人选择酒,有人选择爱情。而一位画家,用画作记录自己,留驻思想,似乎是最为合理的选择。虽然,她的“每日一记”有时候让我看得惊心——那些阴郁的灰色,那些扭曲的姿势,那些撕裂的深神情,那些绝望到极致的场景……而她给每幅画配的词,竟也是清丽的、深刻的、让我不能不眼前一亮的,心中一动的:“精神坚持己见,不能停止思想,那样你就变成废物”“低下头时,泪水替我卸下了妆”“我用蜷缩的方式伸展自己。蜷缩着身体,是为了给心留出更大的空间”……(文/媒体人 肖瑶)


规定性与日常话语的扩散


规定性是祝磊是次天泰展《日记》的核心。这个规定性,对祝磊来说首先是个观念,这就是每天必须完成的一个连续绘画动作,画什么怎么画和意义表达,都在其次。规定性中断了,节奏变化了,观念的意义也就不成立了。相对于非限制性的自由表达,规定性是个悖论,是个具有逆向性特征的个人选项,恰恰是这个逆向性选项的主动性,构成了祝磊《日记》的观念价值。

2013年10月31日


较之于传统艺术的日课,祝磊的是次日常绘画行为不在于技术训练,甚至重点也不是意义表达,而是一次对“日常话语权力”的颠覆试验。目的在于瓦解隐藏在“日常”背后的各种权力话语的垄断,揭示微弱的个人表达的一种持续可能性。就一般而言,意识形态孕育权力话语。但问题在于,一旦某些权力话语过于强大,自然就会向日常空间渗透,触及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祝磊此番具有自我渗透性的创作,正是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用日常化的连续绘画方式,去试探权力话语背景下“日常”表达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并进行固有绘画形态的解构。这个规定性过程,同时也成为了一种检验日常忍受力的韧性杠杆。

(文/李明)


2014年8月31日



祝磊用400多天这根绳,把400多幅小油画串起来,就像一串用时间胶囊编成的项链,每打开一粒,都一定会流淌出色彩斑斓的汁来,尽显酸、甜、苦、辣、咸、闲、鲜。

——艺术家、收藏家 赵宝山


用绘画记录心绪,这是祝磊化解孤寂对外构建的桥。串联每幅作品,会感到日子对人的磨历。在这里个人经验化为视者的体味,也就遭遇感染。

——艺术家 刘传宝


一年前,这项创作开始,她坚持每天用色彩在尺幅不大的画布上摆弄一种感受,告诉观者——今日与旧日不同。恰从那时起,看这份日常之作也成了我的习惯,我猜测着画布上的内容是纪时情感还是经验反弹,这些感性的作品牵引着阅读和想象,让思维被知觉所缚,让时间在眼前滞留。

日子久了,我感觉体内更新了多少升血液,她就更换了多少支画笔,心跳没停、感受没停、这项创作也没停,本要遂时闻流走的所思所感被映了下来,作品被遇见,感受被蔓延…… 从100天、150天、或者200天开始,对面的我终于彻彻底底的进入了这种蔓延,看定格的画框沿知觉无限舒张。当面对画作,有时是得病没有病因,有时是惩戒却未曾犯罪,有时慌张无措,有时心安神闲,我无法理清这些感受的生成,但我深知它从她的作品中来。

一种感受之所以重要,在于它实实在声撬动了一颗心。如今,我们匆忙生活着,早已不关心枝条几时落地、候鸟哪日归来,能遇见一份让人动容的情感是相当不易的,何况它正在发生,何况它以这样亲切而平静的姿态让我们遇见…有什么比感受更真诚的吗?

一年了,她是给予我感受和真诚的艺术家——祝磊。她还在画,我想感谢她。

——Sisu


祝磊


此次展览对公众免费开放,展期至2015年3月16日。欢迎感兴趣的朋友莅临现场参观。展览地址:天泰金融广场|深圳路222号天泰金融广场A座一层(崂山区原啤酒城东门对侧);问询电话:0532-68721869。



来源:墙报展览预告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