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年轻人,应该放下手机去练书法!

2015-02-04 00:00

  年轻人,应该放下手机去练书法! 2015-02-04 藝術聯盟

  年轻人都要去学书法!

  -余秋雨

  年轻人,是中国文化的继承者,甚至是创造者,但是进入当代社会,手机以及相关的微信、微博等网络对年轻人近乎病毒式的渗透,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愈加困难。对比沉迷手机和学习书法,他们还真有一些对立面。

  一练书法修身养性;迷手机昏天暗地

  学书法能使人变“静”,培养人的专心、细心、耐心和毅力等优秀品质,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这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常言道:宁静致远,静能生智。过分迷恋手机,缺乏时间概念,天昏地暗,心浮气躁、甚至思绪混乱。

  #FormatImgID_0#

  二、学书法陶冶情操,玩手机弱化精神

  书法的内在规律决定了习书的严肃性。这就要求习书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以高度的学习热情,俨然诚恳的态度来对待;必须勤奋不息,孜孜不倦;必须加强修养,拓宽意境;必须丰富学识,博古通今。但是整天玩手机,身心疲惫,精气弱化,没精打采。

  #FormatImgID_1#

  三、书法有益身体健康;手机辐射影响健康

  写字是一种高雅的艺术爱好,能使人在挥毫中自得其乐。人在写字时“不思声色,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无烦恼,形无劳倦”,使躯体和精神放松,对肌体起到调节、修复等作用,可推迟或延缓脑的老化。而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客观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对眼睛的损伤,更成为年轻人严重的健康问题。

  #FormatImgID_2#

  四、经常练书法,可提高年轻人素质

  过度玩手机,恐增加不文明现象

  字写得好,不仅可以增强年轻人的民族自信心,而且待人接物更具“中国范儿”。在书法学习中,吸纳祖国传统文化精髓,儒学等国学文化精华,养浩然之气,融翰墨精神。而玩手机,使人沉迷微博、微信、陌陌等社交网络世界,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化充斥脑海,长此以往,有可能新增一些不良现象。

  #FormatImgID_3#

  五、欣赏书法,让年轻人生机勃勃

  沉迷手机,让年轻人缺少灵性

  书法精品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蕴自然的性灵、溢美的芬芳、凝智的妙趣,人们在欣赏中可以得到审美的享受、哲思的启迪、心灵的美化。而沉迷手机,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长此以往,眼里只有彩色的屏幕,与陌生人熟悉,却与熟悉人陌生。长此以往,缺少灵性,难以沟通。

  六、好字好门面,让年轻人受益一生

  书法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学书法最基本的活动是写字,而写字首要的目的是为了记事和交流感情,起码的要求是把字写得规范、整洁、清楚,使人看了乐于接受。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今社会,年轻人如果写得一手漂亮的字,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会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增强自信心。

  #FormatImgID_5#

  书法与每一个中国人息息相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今天仍生机勃勃。中国书法,值得每一个年轻人去学习和传承,并发扬光大。

  来源:书法思考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