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元宵佳节,赏齐白石《红梅图》。待山花烂漫,她在丛中笑!

2015-03-05 00:00

元宵佳节,赏齐白石《红梅图》。待山花烂漫,她在丛中笑! 北京画院 北京画院

v_bjaa

为公众提供关于北京画院及北京画院美术馆的活动及展览信息、公共艺术讲座等内容。同时北京画院作为目前收藏有齐白石作品最多的机构,将在此平台上为公众提供齐白石艺术与人生解读,齐白石作品赏析,齐白石公共教育活动等具有公益文化性质的信息内容。

元宵佳节,我们与您一起赏齐白石的《红梅图》。朵朵红梅,送走寒冬,迎来暖春,待山花烂漫,她在丛中笑。祝您元宵佳节,阖家团圆幸福!



红梅图 齐白石 北京画院藏

轴 纸本 设色 167.5?cm×43.5?cm 无年款

【题款】 作画贵写其生,能得形神俱似即为好矣。前人言六法,余深耻之。白石并记。

【钤印】 阿芝(朱文) 木居士(白文)


这幅《红梅图》中的艺术形象枝干造型平实,树干虽然饱经风霜,疤痕累累,但是并没有过度夸张的欹侧虬曲,梅枝柔韧富于生意,用笔也没有那样劲挺孤傲,而是婉转纡徐、平凡质朴,这种平实的造型给人的感觉亲近而自然,再加上红色的花朵,更增加了梅的世俗意趣。感觉这是一株生长在庭院里的梅树,而不是超然世外的山野之梅。


梅是中国古代传统文人绘画四君子题材一个重要分支,它因为花期较早的生理特性而被人们赋予了不畏严寒的精神品格,历代文人都把它比喻为“岁寒三友”之一。再加上梅花开放之时并不长叶,虬曲的枝干与圆润的花瓣形成对比,异常优美,历代文人画家大都强调梅的超逸脱俗之美。可是这一类的文人画题材到了白石老人的笔下,也被注入了强烈的世俗精神,也正是在这些画中我们才能看出齐白石对于文人画的创造,看到齐白石赋予它们的世俗意趣。另外白石老人的花卉画题跋都是家常语、平常话,没有半点酸腐气,也没有一丝玄虚味,得之于生活,发之于肺腑,和他笔下描绘的鲜活生动的世俗生活世界相吻合。(马明宸)


红梅图 齐白石 北京画院藏(局部)


(编辑:罗元欣)



北京画院
【关注】:点击文章开头蓝色字体“北京画院”
【分享】: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来源:搜狗搜索-北京画院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