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国时期,瓷器还是一种兴起不久的新产品。所谓三国时期的青瓷烧造,主要是指孙权政权控制地区的青瓷烧造。
三国时期,瓷器还是一种兴起不久的新产品。所谓三国时期的青瓷烧造,主要是指孙权政权控制地区的青瓷烧造。
此时的瓷器以越窑瓷器为代表,其胎质坚硬,优质瓷的胎色呈淡灰色、釉面青亮光润,这说明当时的工匠已能够很好地掌握还原气氛了。瓷器的造型和装饰基本上是承袭汉代的,同时较多地吸取了陶器、铜器和漆器等的形式和图案花纹。但此时的纹饰较少,只有划或印的网格纹、弦纹、水波纹等,贴塑、模印纹则比较丰富。
三国时常见的器型有:碗、盘、碟、罐、盒、洗子、盘口壶、钵、盆、水盂、虎子、唾壶、槁、耳杯及殉葬用的灶、鸡笼、犬、羊、猪圈、谷仓等冥器。
总的来说,当时主要的制瓷工艺技术成就有:(1)坯料选用水平提高,可以根据不同产品配制成分不同的坯料,从而得到色泽不同的胎体。(2)成型工艺上圆器基本上用拉坯成型,能做到器型规整,胎体厚薄一致。琢器则用拍片、模印、镂雌、捏塑等多种手法成型。(3)能根据需要来控制含铁量,生产出色泽不同的褐彩瓷器,如:在色较深的青釉上以深褐色点、线彩绘,或在胎体上用褐黑彩绘纹饰,再罩上色浅的青黄釉。(4)用化妆土来美化瓷器,使表面凹点等得到掩饰、胎体的杂色被覆盖,从而使釉色更加鲜明、饱满。(5)窑炉结构进一步改进以及使用窑具,提高了烧成技术。龙窑向长、窄方向发展,两旁添投柴孔,提高了烧成温度,有的可达到1300C。所用的窑具有垫具、间隔具、匣钵,提高了窑炉装烧量,进而提高了瓷器的质量。
责任编辑:小萌
来源:中国文物网-收藏-瓷器陶艺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