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5月6日下午,“岁月回响”陈树东油画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分“壮怀激烈”、“伟人足迹”、“踏访山川”三个篇章,观众从中可以欣赏和领悟到陈树东不同时期的艺术追求和创作风格。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百万雄师过大江》和《开垦》《入城式》《雨后复斜阳》《生命线》等“带有新一轮历史画新思维、新语言时代印记”的全国美展获奖作品,用“群像塑造”为特征的独特体格艺术再现了动人心魄的历史画卷,波澜壮阔的民族复兴史与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跃入眼帘,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成为看点。而过渡厅的素描和风景写生,则在展示其扎实的写实造型功力的同时散发出清澈欢快的气息。
在范迪安看来,中国美术进入改革开放的时代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其中有最为鲜明的两个特征,一是艺术家在思想观念上形成了自我自为的意识,无论对于历史还是对于现实,都有了自己的观察与感受的视角,体现出历史之思与现实之感的个人立场,二是在艺术形态上发生了与传统和已有模式的差异,形成具有当代文化属性的新的形态。在某种程度上,艺术形态的变化是根本的,在每个艺术家那里也是最具体的课题。“在当代油画家群体中,陈树东的风格显然是独树一帜的,在雄浑朴茂的风格语言上,他能把控大场景的空间,也能作小幅细微的表述,这说明他在美学形式上已经形成自己的观念,这种观念在他那里是长期酿化的自然结果,而把他的艺术放在中国油画的当代图景中,可以看到他为中国油画的当代形态做出了贡献。”此次展览所展出的《延安鲁艺的一天》将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此件作品是陈树东在中央美院高研班的毕业创作。在他看来,历史画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叙事的因素在其中占据很大份量,他希望把历史画创作的中心从“历史的真实”转到“艺术”的真实上来,不依靠画面再现的历史事件感动观众,而是通过作品本身的艺术感染力来触动观众的心灵。艺术作品表现的历史,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现场,也可以是艺术家对历史的感触和领悟,“所以我弱化了作品中的叙事因素,而试图通过特定的分为来体现一种斑驳、遥远、模糊的历史感。”
历史的真实是大背景,画家的人生观是切入点,表现画家的艺术追求,这才是历史画的价值所在。陈树东谈到:“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心中的历史画,历史画的价值在于它的艺术性,借助历史的真实表现当代人的认识、观念和艺术追求,也是表现人的价值、信念和追求。”
延安是革命圣地,在创作《圣地延安》时陈树东觉得写实手法不能完全表达他的情感,所以在创作中吸收了表现主义的语言与象征的色彩,以此来表达心中的延安精神。
作者:徐婉娟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