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冯骥才先生作品欣赏(一)

融贯中西不失文人情调,冯骥才画有意境,比之文章也是一绝
//文涓

























融贯中西不失文人情调,冯骥才画有意境,比之文章也是一绝
//文涓
提及冯骥才,多数人会联想到他在文学领域的成就,其实他的绘画水准和小说一样足以震撼人心。
画是一种静止的艺术,它注重笔墨功夫,能够通过最为直观的表现将艺术感展现在看众面前。技法、章法、笔墨则是画中的修辞和辞藻,一点一线皆是语言。
其实文学和绘画自古便有牵连,以文人画为主要代表,其中带有强烈的文人情趣和文人语言,早在魏晋南北朝,这种绘画形式便已经出现,其中掺杂着浓厚的文学气息,能借助画中意象透露出作者心境。
岁月流转间,不乏在文人画领域崭露头角者,他们在画中倾注文人思想,融贯中西不失文人情调,冯骥才画有意境,比之文章也是一绝。



一、比之文章,同有韵味
品读冯先生文章,便能感觉那种寓情于景的情调,而欣赏冯先生画作,便犹如在诗中漫步,感受到的是满眼诗情画意。
他借助扎实的笔墨语言,为看众构建了另外一个和文章不同又相似的世界,利用直接的画面表现冲击看众心灵。
其笔下山水、花鸟等形态皆有特点,看似是直接的画面展现,但其中蕴含着文学的修养,更像是将文字隐去的散文诗。
虽不见文字但处处又能独到文字之韵,可以说他的画比之文章,同有韵味。



二、精致淡雅,充满灵性
在取材方面,冯骥才先生涉猎广泛,在其笔下山石、飞瀑、群鸟、孤舟等皆为意象,并在细腻笔触中赋予这些意象以生命,让其充满灵性。
正如他的散文那般精简美妙,他的画作也能达到类似的表现,让人在精炼的布局、笔墨之下品尝到更为深远的意境。
在他营造的艺术空间之内,处处可见个性,在文学修养中磨砺出的独到功夫,使其在绘画领域中同样可以游刃有余。
将大千世界借用鲜明色彩进行展现,这是何等美妙的创作过程,虽然在多数绘画当中,他使用了较为恬淡的意境,但却能呈现出一种欲说还休的表现力。同时还融贯中西,让画面具有时代化的影子。


三、深入思考,穿插理性
艺术的创作虽然是技法和认知的叠加,但是其中也需要包含着作者的独特思考,在对世界、人生、意象等众多方面的审视中,提炼出艺术特点,并将其绘于笔端。
而冯骥才先生在其画作中也不乏深入思考的痕迹,譬如枝条的描绘,或茕茕孑立,或相互依存,是一种辩证式的关系,让画面中的境界变得更为深刻。
而这些在主观角度上生出的思绪,无疑是穿插了理性之后的表现,富有着逻辑性,将世界中的对立和统一进行杂糅,创造出了表现力出众的艺术形式。(文字转自网络)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