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范曾 人物
作者: 范曾
形式: 镜心设色纸本
尺寸: 长139.5cm/宽69.5cm
创作年代: 乙酉(2005年)作
题识:相逢无杂言,岁乙酉十翼范曾。
范曾,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现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南通大学惟一终身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荣誉文学博士。是当代中国集诗书画、文史哲、儒释道于一身的文化大家,平生著作等身,已出版一百六十余种诗、书画、哲学之著述,国家图书馆珍藏其中119种。
相逢无杂言出自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相见无杂言,但话桑麻长。”这两句是说,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虚掩的柴门也有敞开之时,诗人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诗人也并非总是独坐“虚室”之中,他时常和乡邻们共话麻桑,可见他在劳动中同农民也有了共同语言。在诗人看来,与淳朴的农人来往,绝不同于官场应酬,不是他所厌恶的“杂言”。这里的一喜一惧,反映着经过乡居劳动的洗礼,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纯朴了。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
范曾先生喜欢运用古代老人与孩童的形象入画,著名的老子出关与松下问童子就是他极喜爱的题材。画中悠然的老者与顽皮的孩童,一老一少对比强烈但却给观者一种十分和谐有趣的感受,范曾在研究、揣测人物心灵的基础上刻画的相貌神情,体现出人物的精神深度,给观者以震撼力,从他的人物画中我们体会到永恒的精神之美。
范曾是最早进入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大世界拍卖拍卖行的中年艺拍卖术家,尤其在日本影响很大,曾被日本喻为“中国十大画家”,日本岗山还建立了“范曾美术馆”,这在中国画家中绝无仅有。特别是在1998年《范曾——世纪画展》上,一幅名为“丽人行”的巨作以1200万港币的天价拍卖给一位金融家,一时间令海内外收藏家刮目相看。有人评说取得如此佳绩,主要是范曾的艺术风格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时代性和个性,他是以形写神的典范,善于把传统文人画的笔墨之长同刻画人物的性格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他的线描功力深厚,深的书法之力。
范曾书画的风格,在三四十年之内,有所变化,更有所统一。很多人说范曾绘画缺少变化,这么说只是表象,其实,范曾先生的书画风格一直在变化,或者说在一直完善。孔夫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正因为在变化中求统一,在风格稳定中求完善,才有了范曾先生书画的雅俗共赏,得到市场的长久认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