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潘鹤艺术要触及灵魂

2021-08-13 00:00

XQGvhAPX4aa36KR2xFlXClWbqf6zyrKTyUds3QTg.jpg

  艺术要触及灵魂

  在潘鹤雕塑艺术园的一个玻璃展示柜里,放着潘鹤少年时期的小件雕塑作品,以及他当时日记的辑录,这就是潘鹤艺术之路的起点。15岁的潘鹤在日记中写道:"男儿自有千秋业,何必生平志大官"。

  雕塑艺术就是潘鹤的"千秋业"。当时,潘鹤和他的表妹阿咩相爱,但是阿咩的爸妈瞧不起他从事艺术,跟他说:"要结婚就放弃艺术,要艺术就放弃结婚"。爱情和艺术,潘鹤都无法舍弃,就在他两难之际,阿咩一家移民加拿大,失了音讯。

  阿咩的离开更加坚定了潘鹤投身艺术的决心。后来,当谈到为什么从事艺术时,潘鹤总会说,因为那些看不起他的人,"别人越不让我做,我越是要做,这就是我的性格。"

  解放前,潘鹤虽然只有小学文凭,但他从小就表现出对雕塑艺术极大的热情和天赋,起初他只是自己琢磨,直到遇到黄少强,这个只当过潘鹤三个星期老师,却被潘鹤认为是对自己艺术生涯影响最大的人。黄少强跟潘鹤说,艺术的本质应该是反映整个时代,包括民间疾苦。

  此后,潘鹤的雕塑创作便一直遵循着艺术的本质要求,从诞生于抗战炮火中的《大刀进行曲》《怒吼吧!睡狮》,到沐浴改革开放春风的《开荒牛》《珠海渔女》,他的每一件作品几乎都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事件或人物相关联。

  对潘鹤来说,艺术绝不应该成为生存的手段,艺术有更高的使命。在作品《艰苦岁月》中,老战士干裂的嘴唇轻贴笛孔吹奏起悠扬的乐曲,小战士则依偎在他身旁安静聆听。纷飞战火里的笛声,是战士们对战争胜利的信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潘鹤想要表达的主题--人性。

  什么是艺术?潘鹤说,艺术要触及灵魂,要反映人性,因为人性才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