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一般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青花瓷源起于唐代,经由元、明、清三朝代发展,清朝康熙时期发展到了顶峰,到如今青花瓷已经成为收藏市场炙手可热的藏品。一件2.3亿元天价元代青花瓷鬼谷下山、一曲周董青花瓷幽唱,再次将青花瓷推向市场的焦点。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件清代青花冰梅博古插花罐
冰梅纹又称“冰裂梅花纹”,创制于清康熙朝,以仿宋官窑冰裂片纹为地,并于其上画朵梅或枝梅的装饰纹样。
千百年来,梅花以凌寒独放、笑傲冰雪的坚毅品质一直受到人们青睐和咏诵,梅花纹也因此成为陶瓷美术装饰中的重要纹样。冰梅纹是梅花纹的延伸和创新,其艺术形式构思巧妙、新颖独特、别具一格。本文从冰梅纹的源起和创烧背景出发,探讨清代时期冰梅纹的不同艺术形式的审美表现。
该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底白釉。胎体上薄下厚,胎质细腻,青花色彩浓艳手头较重,比例上甚至给人“黄金分割”的美感,所谓的“增一分便肥,减一分则瘦”是也。冰梅纹冰的浓淡有致,梅的洁白无暇相映成趣,令人气爽神娴。这也是康熙朝冰梅有别于后朝的重要特征,冰只用浓淡不同的青料染地分水,地中似见指捺纹,且并不刻意,甚至没有规律可循。绝不似后仿者,分水密集,甚至事先用浓青料勾画冰裂纹,然后平涂淡青料。一眼望去,刻板呆滞。整体画工一丝不苟,勾、染、皴、檫娴熟于心,一气呵成之余,绝不乏精细。
折冰梅的蕊心、弯菱形开光的双线、边饰中垛形纹的“垛”无不精耕细作。该罐胎土淘洗精细,胎体致密,露胎处似糯米糕,胎釉结合紧密,修胎规整,旋胚痕迹明显。圈足处理光滑,与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被世代传颂。另外,梅花还被赋予了吉祥平安的寓意,古人认为,“梅花四德,初生蕊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今人则认为,梅花五瓣,寓意着五福临门、五子登科。纵观历史,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梅花一直是中国人最喜爱的图案之一。值得倾力收藏。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