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贾又福画语录
北京大学中国当代艺术经典大家入史研究与传承工程
王恪松 贾云娣 孙玉霞 轩玉荣 孙莉 编 荣宝斋出版社
◎一次创作课总结(之五)
在学画的过程中,比较低的境界有一种:“画画越想越画不好,放松胡画的时候反而画得好。”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这就证明层次还很低。这是一个极端。再一个极端是:画画必须深思熟虑,想得很周到:用什么样的笔法,什么样的墨法,什么样的宣纸、颜色,我要表达什么样的内容,深入到什么分寸,画到什么程度,想得太条理化。这就是把“理性”强调到第一位,这样画出来同样是低层次的。这样画,画出来没有生机勃勃的活力,是在预料之中的,是可以复制的。
夜静思 35cm×90cm 1995年
道通天地 68cm×138cm 1996年
你们想,假如我计划好了,用山马笔来画,皴法是披麻皴,办法是古代某一家的办法,或是自己熟悉的那种方法,表达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想得这么机械,画出来后是我这种想法的图解,可以画第二张、第三张,人本身就变成了机器,是编好程序的机器人。可是在高层次的艺术创造过程中,细致思考不能变成电脑的程序,手不能变成机器人的手。由此想到 “电脑画画”不能代替画家的手,这点很重要。一个是完全忽视理性思维,强调“直觉”,这很时髦;再一个强调“理性”忽略直觉,忽略灵感的闪光,忽略潜意识的爆发。这两种倾向存在比较普遍,而且有人热衷于从某一个方面去谈。这些文章对青年人在思维方式上是有害的。
无边心潮 95cm×180cm 1994年
无声诗 39cm×41cm 1992年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