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史有国良

  史国良的还俗,还是让美术圈里的朋友们吃了一惊。起因是这样的,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慧眼识珠,相中国良。对于画家,能进入国家画院,那是很高的荣誉与认可。脱掉袈裟,为国家建功立业。石涛当年就没有国良这么幸运,千里迢迢乘舟骑马来到京城,托人与乾隆爷联系,希望得到皇上赏识,可惜,乾隆看走了眼,错过了将一个大画家纳入皇家画院的机会,石涛无奈地回到太湖边上继续做他的和尚。
  十几年前,国良出家震动美术界。还记得当时我与朱道平、二刚、方骏等朋友去见国良的情景:袈裟光头一声阿弥陀佛取代了你好,感觉相当生疏,但一聊到画画,以前的那个国良又回来了。国良怕大家不自在,当场唱了陕北民歌“哥哥走西口”,随着曲子,朋友们立刻亲如一家。国良待人友善,见面总给朋友玉佛等小礼物,说是开过光的,(估计是他自己吹口仙气),接到开光物品的朋友们,果然至今都安然无恙。我们私下揣摩国良出家原因,不像是失恋、厌世或悲观等等,大概是效仿牧溪、八大、石涛、弘一法师这些著名的画僧,为了更好地画画吧。当时的感觉是,僧与俗,离得并不远,至少,大家都是画画的。假如时光倒退五十年,我们若能与弘一法师做朋友,那定是幸事。
  少年学画时,最羡慕史国良,能够拜到周思聪这样的大画家为师,周思聪在我们那批少年心中,就如画神画圣。国良那时是速写冠军,弄得我们心生一恨,恨速写画不过国良!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或叫名师出高徒,果然,国良有大成。
  国良年轻的时候,有明星相,大家都说他长得像演“钻山豹”的申军谊。没想到,国良真的去找申军谊,两人一见面,申军谊仔细端详,笑了,跟自己照镜子似的,从此成了好朋友。早年,也有人说我像王志文,我就不敢当真去见王志文,怕落个丑化明星的恶名,毕竟长得不自信。能有传奇经历的艺术家,胆识也一定得过人。
  如今的史国良,早已名满天下,一尺画就能换辆汽车,但他不买奔驰宝马,不开路虎保时捷,一身休闲装,骑个自行车到国家画院。平静地生活画画,不执不著,无碍无挂,仿佛离如来更近了。

作者:于水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