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北京胡同与水井有什么关系吗?

2015-03-19 14:58

一提到胡同,人们总是在脑海中浮现出青砖灰瓦的老北京胡同。胡同是中国北方特有的词汇,指的是城市中的狭窄街道。它们是城市里的毛细血管,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根根纽带,连接、贯通着城市的各个角落。元明两代的学者认为:“胡同本元人语。”也就是说胡同这个说法不是汉语,而是蒙古话。据考证,“胡同”二字与蒙古语中的“水井”发音相同。“胡同”既然是水井的意思,为什么又用来表示狭窄的街道呢?

原来,蒙古大漠缺水,在有水源的地方安居,是蒙古人古老的生活习俗。蒙古人征服汉族地区之后,仿造汉族人的生活方式建城定居。进行城市规划时,蒙古人却不忘大漠生活的传统,时刻保持着对水源的警惕。建设城市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先挖水井,或者先预留水井的位置,然后才修建房屋,铺设街道。元代大都城当中,深巷之内必然配备一口深井。蒙古语当中把“水井”叫做“胡同”,久而久之,胡同就成了小巷的代名词。元代杂剧中,可以看到很多关于胡同的台词。如关汉卿的《单刀会》中,就有一句“直杀一条血胡同”的道白。明、清时期的地理、民俗著作当中,也经常可以见到对胡同的介绍。可见,胡同这个说法,在元、明、清三代已经被人们接受,成为一个广泛使用的通俗词语了。

元代大都城共有11座城门,连接各城门的大街构成了全城的主干道。各个主干道相交,形成了若干长方形的居民居住区。居住区中又有若干条整齐的胡同,胡同的两旁通常就是四合院。元朝规定,大街的宽度是24步(约合37.2米),小街宽度是12步(约合18.6米),胡同宽度是6步(约合9.3米)。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随着北京城的人口越来越多,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对城市的规划也越来越宽松,出现了很多并不符合原先标准的街道。后来,两堵四合院院墙之间的走道无论宽窄是不是符合规定,里面有没有一口水井,都被笼统地称为胡同了。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 muzi0720

      大概胡同的脉就是水脉吧
      01年前 0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