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移动建筑——尤纳·弗莱德曼 (个展)

2015-05-15 00:00

移动建筑——尤纳·弗莱德曼 (个展) @ARTLINKART展览海报

简述 展览日期 2015年5月16日 - 2015年8月16日 开幕时间 2015年5月15日, 17:00, 星期五 展览馆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中国 上海市)
策展人 龚彦 艺术家 Yona Friedman 主办方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中国 上海市)
展讯移动建筑——尤纳·弗莱德曼简介

尤纳·弗莱德曼(1923-)无疑是当今建筑界的一个传奇,无论因为他年愈九旬依旧活跃在建筑和艺术领域的超人精力,还是他那被模型、草图,以及各种有待“开发”的现成品填满的巴黎住所,或是因为他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移动建筑”理论,质疑柯布西耶“人们必须学会如何在我设计的房屋里生活”的论调,反其道而行,提出“建筑师必须向住户学习,使用者决定建筑和城市规划”的主张。

“移动建筑”理论对之后的新陈代谢派、建筑电讯、蓝天组等实验性建筑团体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在近七十年的建筑生涯里,尤纳实现的建筑却屈指可数(一个在印度的临时科技博物馆和一个在法国的中学)。他总是不遗余力地与主流建筑圈疏离,这种刻意为之的距离伴随着必然的孤立,迫使他本能地启动生存法则——去发明,去创造。未实现的遗憾也为他抹上了浓重的神秘色彩,成为二战后乌托邦建筑师之代表。

尤纳的核心建筑理论“移动建筑”强调的并非建筑本体的可变性,而是研讨如何建立一套能够应对或者说抗衡多变的社会制度的建筑架构体系。这个理念来源于居住者对空间需求的自我意识和自由表达,强调城市存在的真实原因是一种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实际需求的能力。所以,尤纳首先否定了建筑师的特权。在尤纳的世界里,建筑师是技术的提供者和传播者,是问题的解决者,有时,也是问题的表演者。

本次展览分为两个块面。一块是通过手稿、模型、动画,梳理“移动建筑”理论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另一块是探讨即兴在建筑中的可能性。尤纳视即兴为自然法则,他对此的尝试开始于1970年蓬皮杜中心立面设计竞标。他投交了一个零立面或者说无穷立面的方案,希望美术馆能够为不同展览改变形状,建筑的外观也随之变化。本次展览就是一个即兴的现场。工作团队将在尤纳的指导下,就地取材地完成“空中城市”、“街头博物馆”、“简单科技博物馆”、“狂草”等建筑结构。

尤纳将自己那些未实现的计划比作抛物线,在他创造的那个介乎艺术和神话的自治国度里,我们似乎已预见到了一个公民社会的生活新形态。从这点来看,尤纳·弗莱德曼是个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者。

来源:Artlinkart展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