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骗子手段花样翻新:收藏反腐竟成幌子

2015-05-15 08:44

  5月6日,在法院对外公布的判决中,涉及“收藏”、“反腐”、“租赁”等这些热词的诈骗见诸其中。骗子利用编造的身份轻松得手,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对方再无下文时,被害人才恍然大悟。在此,特别提醒,诸如此类身份暗藏陷阱需谨慎。

  2012年8月9日,肖某某伙同其妻张某某(已判刑)预谋后,由张某某冒充韩微,谎称“中华藏宝斋”工作人员,向王某某低价推销黄金纪念币等物品,并以日后高价回收为由,骗取其信任。2012年8月9日至2013年1月期间,张某某伙同肖某某通过快递,多次向王某某住处发送假冒的纪念邮票、金币及金条、玉玺等品,收取货款共计103784元,其中1枚玉玺为真品,价值9000元。破案后被告人家属退赔103784元,已发还被害人。七里河区法院一审以肖某某犯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1万元。

  2014年7月9日至15日期间,郑某、沈某谎称“甘肃省职务犯罪预防宣传教室”工作人员,以要求协助出版《甘肃预防职务犯罪》专辑为名,要求提供赞助费,骗取三家银行的信任后,这三家银行分别向其提供的“甘肃勤正创建联合文化有限公司”账户汇款2万元。作案后,郑某、沈某将骗得的钱款分赃挥霍。案发后,6万元赃款全部退还。城关区法院一审以诈骗罪判处郑某有期徒刑三年,处罚金3000元;沈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处罚金3000元。

  2014年4月13日,杨某某在网上发布其女友张某某所租到期房屋的出租广告,被害人管某看到房屋出租广告后与杨某某联系租房事宜,杨某某谎称其为该房屋房东的亲戚,并与被害人管某签订租房协议,骗取租金8700元。破案后,退赔全部赃款,后取得被害人的谅解。城关区法院一审以犯诈骗罪,判处杨某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处罚金1000元。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