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迈克尔·海泽(Michael Heizer)个展:圣坛

2015-07-14 00:00

1.jpg

Venue: Gagosian Gallery, New York

Exhibition Title: Altars

Date: May 9 - July 2


迈克尔·海泽(Michael Heizer)个展“圣坛”(Altars)日前在纽约高古轩画廊举行。展出作品包括了这位艺术家很少或从未展出过的早期画作、巨大的钢制雕塑系列“Altar”以及以变质岩和火成岩为特色的“负墙面雕塑”。


创作于上世纪6、70年代的形状各异的绘画作品展示了迈克尔·海泽(Michael Heizer)对正负形的早期探索;诸如此类的存在与缺乏、物质与空间的和谐状态是其艺术实践的本质。在作品“Trapezoid Painting”(1966)与“Track Painting”(1967)中,艺术家通过将画布涂成黑色来强调了这些未经修饰的画布的边缘,而白色的内部部分则被视为负空间。


在他称为“负墙面雕塑”的作品中,迈克尔·海泽(Michael Heizer)利用了大块的岩石以及矿物标本:10 x 12英寸的“Blue Diorite”(1981)被布置在墙内深14英寸的地方;“Asteroid”(c. 2000)是一块肉桂色的、重达12吨的含矿岩;“Potato Chip”(2015)则是一块重达18吨的花岗岩。这些雕塑可以在艺术家的首件“负雕塑”作品“Displaced Replaced Mass”(1969)中找到根源,那件作品的出现是出于艺术家“创造一种缺乏然后再次填满相同的空白”的欲望。


“Altar”系列中的作品都具有分层的钢平面,它们的尺寸能够达到40 x 40英尺,每一件都展示了带有曲线线条的钢板元素。回应了80年代末的“Chaotic Geometric Sculptures”,迈克尔·海泽(Michael Heizer)的许多雕塑新作都由作品边缘的胶带或印刷线条勾勒出了形状;它们的表面则为丝网印刷的、片段式的黑白图像提供了平台,这些图像来自于艺术家自己的摄影和绘画作品。通过统一来自不同文化和不同年代的图像与建筑结构,迈克尔·海泽(Michael Heizer)尝试为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打造一种能够产生共鸣的艺术。

来源:艺术眼新闻展览 作者:陈颖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