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国画大师黄君壁画作展日前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台湾前「行政院长」郝柏村为画展揭幕致词说,在两岸关系上,两岸文化交流比经济交流更重要,更有深度和高度,也更具远大理想和生命力,黄君壁在北京办展具有重大意义。黄君壁画作首次在北京开展,其么女黄湘詅并捐赠三幅黄君壁画作给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
继两年前在深圳首度展出后,黄君壁文化艺术协会理事长黄湘詅再度将父亲的八十幅画作携赴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位在五四大街的「中国美术馆」,馆名由毛泽东亲自题写也奠定其「国家美术馆」地位,馆内开展档期一般都要排上三个月。
中国时报报导,黄君壁画作展开幕式上,海协会长陈云林、国台办副主任叶克冬都出席。剪彩结束后,陈云林邀郝柏村单独辟室密谈,谈论内容不得而知。
郝柏村致词时说,黄君壁的艺术创作植根于岭南、播种于台湾,融合两岸文化艺术。他说,「国画代表中华文化的根深叶茂。今天在北京举行画作展,在两岸关系上文化交流上,可说比经济交流更具重要性,更具高度、深度、远大的理想。」
郝柏村还以出发遇台风为例说,两岸关系常有艰难险阻,包括他本人这次遭遇台风一样,但最后总能化险为夷。他笑说,这是黄湘詅为其父亲画展奔波「孝感动天」的原因。
中国美术馆长范迪安除高度评价黄君壁作品,还说,黄君壁把阿里山、玉山的云川大海化为创造源泉和动力,化为笔大千意象,也为大陆民众提供观摩当代大师作品创造机会。他感谢黄湘詅捐赠的三幅画作,分别为「云山浩荡」(1962)、「云岩观瀑」(1969)、「松岭归樵」(1985)。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