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年8月13日至27日,在瑞士夏伯特基金会的赞助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胡炜教授带领6名同济大学的学生、4名南京艺术学院的学生、4名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学生,共14人赴瑞士和德国进行为期两周的艺术史研修之旅。在此期间,胡炜教授与伯尔尼大学艺术史学院院长 Bernd Nicolai 教授和汉堡大学 Uwe Fleckner 教授合作,以“权力与表现”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丰富的学术讲座、博物馆、美术馆、历史建筑和城市建设的现场教学。
此前7月,来自瑞士伯尔尼大学和德国汉堡大学的14位欧洲学生也到中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研修之旅,中欧共28名学生一起进行了主题讨论和交流。此次中国学生赴欧,更推动了中欧高校之间在艺术史和建筑史方向的交流发展。
在为期两周的欧洲艺术之旅中,导师们通过对柏林、汉堡、伯尔尼、巴塞尔和苏黎世的博物馆、历史建筑进行现场教学,夯实了学生们的西方艺术史和建筑师的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的专题研究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多元艺术价值。
合照:于玫瑰花园
无论是世俗权力,宗教权力还是当今西方民主国家的政治权力机构,无不构成一条权力的线索隐喻在装饰,绘画,雕塑,建筑中。14天的行程仿佛拨开迷雾,让那些建筑与表现因其背后的故事有了更深刻的表情。我们曾为安宁的中世纪的小城伯尔尼驻足,也为充满权力与欲望的大都市柏林流连,亦为安静迷人的汉堡深深动容。艺术成为人们自我表达的媒介只是现代到当代的事,我们在追溯与讨论艺术的各个不同时期,讨论艺术仍是权力的附属的时代,讨论建筑的发展历程。哥特教堂繁密的装饰如何回应教会的需求、柯布所筑小屋如何努力地保留古典秩序而同时与新的时代相接、宫殿里令人窒息的精美雕塑与壁画如何彰显权力,每一点一滴的发现,都仿佛拾起沙滩上的精美贝壳,让我们赞叹不已。而面前,仍有更广阔的世界在等待着我们!
文化与修养永远是一个人最为坚实的精神内核,而没有什么能比旅行更能真切地触摸世界的质感与份量。柯布与安藤分别于二十几岁的时候踏上旅途,收获了一生的精神财富。我们这次的行程更有良师益友相伴,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幸福。感恩能有这样的机会纯粹地浸润在艺术与建筑中,在这20岁的夏天。
作者:吴鼎闻(整编)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