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藏品规格:长115公分、宽33公分。
蒋维崧先生生前照片
蒋维崧(1915——2006.7.25),字峻斋,当代著名文字语言学家、书法篆刻家。1915年生于江苏常州,1938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央大学助教,广西大学讲师,山东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授。曾任山东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文史哲研究所副所长,山东省文史馆馆员、西泠印社顾问、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学术委员、《汉语大词典》副主编、山东省语言学会副会长、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等职。2001年受聘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成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学专业文字学(含书法)博士生导师。与魏启后、陈左黄、高小岩、宗惟成一起被称为“山东五老”。
蒋维崧先生以文字学研究而闻名于世,同时又精于书法、篆刻,为世人所共仰。蒋维崧先生从教六十余年,曾主持《汉语大词典》山东编写组工作长达十年之久,为辞书编纂积累了重要经验。蒋维崧先生著有《汉字浅学》及语言文字学专著、论文多篇,先后出版了《蒋维崧印存》(1992)、《蒋维崧临商周金文》(1998)、《蒋维崧书迹》(2001)、《蒋维崧书法集》(2005)等作品集,并于2003年向山东大学捐献书法作品六十余幅,供学校博物馆永久珍藏。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蒋维崧先生在中央大学求学期间,就曾得到胡小石、乔大壮、沈尹默等大师的亲教,四十年代便以书法、篆刻蜚声艺林,显示出不俗的艺术才华,受到了章士钊、徐悲鸿等先生的称赏。此后,蒋维崧先生便走上了以学养艺、以艺显学、执着于书法篆刻艺术的探索和创作道路,七十余载,达到了人书俱老的境界。蒋维崧先生的篆刻师承乔大壮先生,熔秦铸汉,广纳博采,执正驭奇,形成了严谨、高雅、精巧、含蓄的艺术风格。他的书法诸体皆精,尤以行草和金文享誉海内外。其行草近师沈尹默,远法二王,清峻含蓄,温润可人;他的金文更以其特有的风格,独步当代。其最可贵之处,是在于将古文字学研究同书法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将数千年前充满金石气息的青铜器铭文写成富有时代气息和书卷气息的书法作品。蒋维崧先生不仅是一位学术大师,更是一位艺术大师。
先生写行书,最重“行”的节奏和韵律,所以他的运笔,行止合度,不激不厉,不飘不滞,一任天机流衍,丝毫没有故作夸饰的地方。作品喜欢字字独立,不枝不蔓,却又笔笔呼应,顾盼有情,形断意连,略无挂碍。用墨喜和润,用笔取含蓄,故其书清婉多姿,温润可人,其文人书卷气息溢于字里行间,谦谦君子风度跃然楮墨之上。先生早年写楷书,由褚遂良、虞世南入手,多参行意。由此入行,不仅基础扎实,而且过渡十分自然。由此远寻二王法,近师沈尹老,终成一家面目。
作者:素王孙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