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目前在陶瓷修复方面基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锔瓷”,二是金缮。这两种方法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也有各自的局限性。锔瓷对器物裂缝修复效果明显。对小的缺口采用花钉加以掩饰,即解决补漏问题,也使残破处得到美化。但是,对于大缺口的修补则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另外,在古玩修复行内有“做加法不做减法”的说法。意思是说尽量不让受损器物在修复中加大受损程度。而锔瓷的唯一手段是在器物上打明孔,对陶瓷器外观造成“二次损伤”。因此说这种修复技术具有不可逆性,操作不慎也会带来进一步损伤的危险。
近年来,我国借鉴日本的工艺,使用生漆对陶瓷器进行修补,在其表面涂金,因而称作“金缮”。金缮工艺避免了“二次损伤”,也可以进行大面积修补。金缮运用了很多漆艺技法,作品也十分精美。但是,金缮提倡使用天然生漆,漆面硬度系数低、容易划伤。
2020年8月“珐琅缮”作为一种陶瓷器的修补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珐琅缮是在金缮基础上运用珐琅技艺对陶瓷器进行修补,克服了修复面积小、修复面硬度低的缺陷。通过艺术加工和再创作,使破损陶瓷器成为艺术品,不仅可以修补古代陶瓷文物和也可以用于现代陶瓷珍品的修补。
珐琅缮使用铜板做胎,根据残缺面积大小使用不同厚度的铜板。陶瓷器缺损面积小的采用薄铜板修补,缺损面积大的采用厚铜板修补,使大面积修补成为可能。
珐琅釉是由石英、磺酸钠、硼砂、硝酸钠、萤石、长石等加上铅锡氧化物烧制而成。珐琅釉与陶瓷釉一样,都是在高温作用下,熔融而覆盖在胎体表面的富有光泽的玻璃质层。珐琅釉玻璃质层的硬度按莫氏硬度来算,是7~8,维氏硬度是5200~7500MPa。珐琅釉与陶瓷釉不仅硬度相当,同样抗酸碱侵蚀,对气体液体具有不透过性。而生漆的硬度要低于珐琅釉,有资料显示,漆膜的硬度值是玻璃硬度值的65~89%。因此,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用珐琅片修补后的部位与本体一样,坚硬耐磨,不易损伤,提高了修复面硬度,从而克服了采用金缮修复后缺口表面硬度较低、金面容易磨损的缺陷。利用珐琅釉对陶瓷器进行修补,可以使修补部位具有与本体相同的硬度。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