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精品推荐【田黄石印章】

我国的印章文化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明清以来,篆刻艺术的发展令印章艺术呈现出汉代后的又一个高峰,影响至今未衰,印章的收藏也正是在此时逐步兴起。其中,田黄印章作为文房收藏的顶级玩物,深受上自帝王、下自文人的广泛青睐。Attachment.png田黄石之稀有珍贵,自古而然。而将一方上好完整的田黄石切成印章,无论在材料的取舍上还是雕刻艺术的呈现上都令文人慎而重之。田黄难得,田黄印章更是难得,一方上好的田黄印章,不仅需有上乘的田黄原石,更需制作者对材料、审美及艺术的把握,所以此种形式的呈现实则考量的是文人在各方面的综合修为。而田黄印章能独当一面,成为几百年来收藏者竞相追逐的目标,与文人、篆刻家、雕刻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无关系。Attachment.png而如果这些田黄印章再经著名篆刻家之手,其收藏价值就又上升到另一个层次了。田黄印章难得,名家篆刻的田黄印章尤其难得。在清末寿山石大量开采以前,这种类型的田黄印章寥若晨星,而其中的几颗著名篆刻家的作品,就愈发显得珍贵了。Attachment.png此枚印田黄印章出自名人陈均之手,其石色艳丽,石质细腻,材质温润,是一件不可多得、其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精品艺术品。其作者陈均生于1779年,卒于1828年,其为浙江海宁人,原名大均,字敬安,号受笙,阮元门生。工诗,善篆、隶、铁笔,嗜好金石文字。山水师法奚冈,旁及花卉,笔墨丹青二十多年,时人评论其画,在董其昌、王原祁之间,苍雅有骨法,著有《松籁阁集》镜史》、《关中金石志》、《客秦随笔》、《古今奇姓名录》,可谓一代名人。Attachment.png陈均20岁后客居北京,与何兰士、伊秉绶、张船山交谊颇深。嘉庆九年(1804年),马履泰出任陕甘学政,26岁的陈均受邀入幕,历览雍、凉之胜,诗益工。阮元题赠诗有“合将画笔兼诗笔,直写杭州到华州”之句,叙述陈均的履历和学识。陈均嗜古好收藏,这次西行,收获颇丰,十三铜镜成了他的镇室之宝,古剑柄也引起阮元浓厚的兴趣。阮元发现陈均收藏的古剑柄,其首部的镡隆起,中空,旁有一孔如人鼻孔,用口吹,其声激越清高,百步之外可闻其声,再可谓一妙人儿,能得其作品实属不易,十分值得珍藏。
 
Attachment.pngAttachment.png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