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日本殿堂级版画家,被誉为“手掌上的宝石”的小林敬生,77岁时在中国举办了首次个展 | 艺术栗子






如果不是疫情,77岁的小林敬生一定会到上海,毕竟这是他在中国的首次个展。上一次到中国,还是在2019年,他应邀到中央美术学院做学术交流,同时在亚洲艺术中心(北京)举办了“生逢其时——小林敬生&陈琦作品展”。作为日本版画界三巨匠之一,小林敬生在中国艺术界的声音寥寥,与版画这一门类20余年来的式微息息相关。

随着近些年对于鲁迅在上海所倡导的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再认知,版画的艺术价值和内涵被深度挖掘。2021年9月25日,鲁迅诞辰140周年之际,“日复升——小林敬生作品展”在亚洲艺术中心(上海)开展,唯有用放大镜细细观看这些木口木刻作品,才能真正体会“手掌上的宝石”的奥妙所在。



01

偶然与木口木刻结缘


对于小林敬生来说,创作是他奉献给现代社会的赠言。由此,可以更为清晰地理解了展览题目“日复升”的含义:对当下人类社会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同时,这也是他2015年作品的名字。现场展出艺术家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的木口木刻作品20余件,这些跨越30余年的作品呈现出小林敬生生命的横截面。


《日复升-向天空2015B》

木口木刻版画

图心:87.6×61cm、图纸:102.5×72.5cm  2015


出生于1944年的小林敬生,最初学习的是油画,直至30岁开始才木口木刻创作。20世纪70年代,闯东京几乎是所有日本青年的梦,却也无意间为他打开了另一扇门。在银座的一家画廊中,他见到了版画家日和崎尊夫的作品,自此便不可自拔,最终成为日本享誉世界的殿堂级版画艺术家,与中林忠良、野田哲也并称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版画界实力巨匠。



中国艺术界对于版画这一门类的断层,既来源于对于版画认知的不足,也与制作的复杂程序关系密切。小林敬生所使用的木口木刻方法,兴起于18世纪的英国,这种方法能刻出极为丰富的线条和微妙的层次变化,因此要求材料质地坚硬,以便做出更为细腻的刻画。这就意味着,创作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材料本身上,一般来说,一张板至少需要2到3个月才能完成,遇到复杂的画面则需要更长时间。



小林敬生的作品就是那种肉眼可见的复杂。人、树木、昆虫、大厦等现实世界的事物,被艺术家有序排布在画面的各处,重新构建了奇幻的空间关系。初看他的作品,很容易联想到15至16世纪荷兰画家耶罗尼米斯·博斯的《人间乐园》。


作为20世纪超现实主义的启发者之一,博斯作品中的罪与罚在小林敬生的画面中变成了反思与期盼,那些细腻入神的人和动物的双眼,看不到惊恐与疑惑,而是饱含希冀与憧憬,这也是一直以来艺术家所强调的人文精神的体现。


《乐园·08B》

木口木刻版画、手彩

图心:39×36cm、图纸:55×49.5cm  2008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小林敬生创作的木口木刻如《星的时间》《白色早晨》《日复升》等系列作品,形式语言纯正,宁静而富于激情。更为值得玩味的是,艺术家那些富有诗意的作品名字和画面,与日本近40年来的发展紧密相连。


《苏醒时刻-白色早晨·D》

木口木刻版画、手彩

图心:32×73cm、图纸:50×87cm  1992

《苏醒时刻-群舞 97·3C》

木口木刻版画

图心:87×116cm、图纸:111×137.5cm  1997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整个社会处于一片迷茫之中,诞生于此时的《苏醒时刻》系列作品,在迷茫中饱含希望,为时代传递出正能量。这些作品不是简单地呈现客体物象的外貌,而是将它们转化为心中的理想之境。



02

刻刀下的大千世界


从油画到木口木刻,除了那次画廊偶遇的触动,更多源于其对自身创作的要求。“最早的创作时期里,我很重视表达心声,凸显自我的主张。所谓绘画,无论是怎样的具象绘画,其实都是抽象的。但这条路让我的创作变得愈发艰难。后来在木口木刻的创作中,我就完全遵循自己的心意和感受,呈现自己脑海中的画面,这让我轻松愉快,只管画自己想画的东西,这让我变得非常自由。”在他的作品中,现实与非现实、写实与抽象、古典与现代被巧妙地融为一体。


《苏醒时刻-群舞 99·3A》

木口木刻版画

图心:86×105.5cm、图纸:109.2×125.5cm   1999


从带有更多主观意识,到回归自然的状态,小林敬生在不断的创作中衍生出阶段性的变化。以其创作的母题昆虫为例,早期的昆虫带有更多艺术家的想象,而后期的昆虫虽然回到了现实之中,却通过时空并置的手法带入超现实的意境。当艺术家将这些轻盈生动的昆虫与植物刻画在一起之时,印刷时配以灰白色的调子,带来日本美学中独特的静谧安逸之感。


《星的时间-97-3B·C》

木口木刻版画、手彩

图心:59×29.5cm、图纸:74×44.3cm  2020


将源于欧洲的木口木刻进行本土转化,这是小林敬生对于版画界的一大贡献。他通过细腻的线条颠覆了过往粗旷版画的刻板印象,完整地继承木口木刻的技法传统,注重“素描技法”的同时,将日本独有的材料与当代观念融入其中。


从刻板到印刷,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步都不能松懈。小林敬生使用雁皮纸进行创作,雁皮纸是和纸里纤维最致密的一种,因为它的密度高,所以细线部分都能完整地转印出来,而且油墨的发色效果也非常好。为了取得更好的印刷效果,除了使用马连,他有时会用指甲来压印,以此来加深颜色。在他看来,版画是通过印刷来最终完成画面的。



技术和材料的融合产生的不仅是物理效用,同时也扩展了小林敬生创作的边界。传统木口木刻作品受限于材料和工艺,往往尺幅偏小。“欧洲没有这样的纸,所以要用机器来印,但这样一来,作品的尺寸就会受到限制。”小林敬生说。他在完成雁皮纸上的转印后,再将其用太和浆糊进行托裱,就可以创作出尺幅很大的作品。用发端于欧洲的木口木刻技法,加上日本工具材料的应用,共同形成了小林敬生的创作手法。


把木刻版画的表现力推到了极致,因此他的作品被誉为“手掌上的宝石”,其木刻细致到可以用放大镜来欣赏,在日本也只有他可以达到如此水平。


《苏醒时刻-树·A》

木口木刻版画

图心:32.3×20.2cm、图纸:39×36.3cm  1988


“人们大多认为版画就是要在小画面中去观察细微的变化,但我不太喜欢这样。版画中也有大尺幅的作品,但我想要创作更大的尺寸。如果有一天我不能再创作大尺幅版画,那么我的魅力也就消失了。”此次展览中也经常能看到1米左右的作品,或许也只有真正进行版画创作的人,才能理解尺幅所带来的巨大挑战。


↓↓请将手机左旋90°观看↓↓

《白色早晨-群舞·05D》

木口木刻版画

   图心:87x233.2cm、 图纸:115x259cm  2005


透过这些层层叠叠却无比细腻的大尺幅作品,可以更为清晰地看到东方美学中的中轴对称性,这与亚洲艺术中心一直倡导的“新东方精神”不谋而合。小林敬生运用“加贺巴里”技术,将两张相同的版画在正反拼接后,创建出一个对称图形的技术。他给木口木刻版画融入了更多的创作形式和自己的理解,让这项历史悠久的艺术门类焕发了新的光彩。



03

手作对抗虚妄的傲慢


在小林敬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用刻刀表现的极其细腻的明暗调子和过渡,以及繁复的画面元素和构图,画面中的草木鱼虫、大地、岩石、水都丝丝入扣、栩栩如生。每一幅作品均耗费相当长的制作周期,体现了他对生命的敬意。


《苏醒时刻-群舞97·10A都市》

木口木刻版画、手彩

图心:86.5×52.6cm、图纸:101×69.4cm 2020


“在由世上无数的生灵交织成的庞大的生态系统中,人类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那种认为人类是众生之首的想法,实为虚妄的傲慢。人类依赖挥汗劳作,才能换回自己的口粮。我专心雕刻木板,就如同耕作土地一般。这种一以贯之的劳作姿态,便是我奉献给现代社会的赠言。”


《星的时间-漂泊94-11》

木口木刻版画

图心:83.5×64cm、图纸:91×69.6cm  1994


即便已过古稀之年,小林敬生仍在坚持手作。这既是木口木刻创作的匠心精神,也是艺术家对自我的要求。他人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战胜人的双手。即便技术进步后,世间的一切都更便利了,越来越多的人变得追求经济效率,但在艺术的世界他坚持手作,正是想追求与“版”对峙那种独特的感观世界与心灵出口。


对于做了一辈子木口木刻创作的艺术家来说,刻刀已经成为生命的一部分,而所有想说的话,都通过严谨的程序呈现在画作之上了。


文字|顾博、闫琴

图片|亚洲艺术中心


往期阅读

黄冰洁:不确定的梦 | 艺术栗子


抢十一档期,北上广美术馆争相开大展!安藤忠雄第四座礼堂落地中国、隋唐高足杯超估价140倍爆冷 | 晚安栗子


联系我们

商务微信|ann_124

商务邮箱|artchestnut@126.com

《艺术栗子》媒体矩阵

人民日报  澎湃  今日头条  网易

腾讯  百度新闻  艺术头条  微博  搜狐

抖音  小红书  bilibili  视频号

关注公众号

艺术栗子
艺术栗子
艺术可以很简单
公众号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