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解读庄子《逍遥游》,从物的逍遥到人的逍遥,从物质逍遥到精神逍遥

从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物质逍遥和精神逍遥二者是有区别的,庄子在《逍遥游》中对逍遥的探讨同样有一个从物到人,从物质到精神的过程。

人类中即使是以长寿闻名的彭祖比起“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的大椿也显得微不足道,但人的特殊性在于其精神是各种事物中最为发达的,其自性的满足既包含物质内容又包含精神内容,在此之上还有相对纯粹的精神追求,也即在物质逍遥之上还有对精神逍遥的追求,而“小知不及大知”,精神逍遥同样有着高低之分。

不同于物质逍遥中其对于条件性的满足都要求是现实的,精神逍遥对于条件性的满足则可以是抽象的,所谓满足也便是认识到了某个条件性中所包含的真实,于是,精神逍遥本质上也便成了精神对于各种真实把握程度的问题。

精神逍遥的提升过程同样也可以看作是从有待走向无待的过程,因为如果精神对于某种事物完全不认识或认识不完全,则这种认识便成了相对于精神的外在之物,便成了限制之物,便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对其认识,只有对其认识清晰透彻了,这种外在之物才会变为内在之物,就像人使用自己的手脚一样方便自如,此时其外在性和限制性才会消失。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本文为《东西方美学参证》系列文章之九十五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