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2-05 11:37
华夏收藏网讯 艺术如同宗教、信仰,是一种精神状态。科学依赖于实验,艺术形象的孕育来自于灵感。艺术家在自传里常常这样写到,他们最好的作品是在无意识中创作出来的。只有当灵感成为支配者,此时作者失去了对作品的“控制”,生动的形象才能够呈现出来。
作为中国玻璃艺术领域的先锋引领者、上海玻璃博物馆首任馆长和著名的玻璃艺术家,庄小蔚告诉记者,当他进行艺术创作时,并不是把玻璃看作是一种材质,而是把它看作一种通过视觉表达对世界的了解,一种诗意地叙述现实的方式,一种反映生命的语言。玻璃艺术作品的价值不仅在形式上,而且还在精神上。有些概念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甚至形容。但是通过艺术它可以被了解,艺术使得它具体化。这就是包括玻璃艺术在内的视觉艺术在人类文明史上存在的意义。
庄小蔚 玻璃艺术作品《海的记忆》
艺术是艺术家个人情感和经验的表现,是艺术家自我灵魂的画像。庄小蔚表示,直到艺术家可以用一个新鲜有力充满灵感的想法去随心所欲地虚构、模糊、增减现实对象,艺术才从客观世界的限制中解放出来,转而描绘心灵,表现我们头脑中观念的形状,造出了震撼人心的视觉图像。
谈及自己的灵感来源和创作特点,庄小蔚告诉记者,比起重大的社会题材,更偏爱聚焦在为可以引发精神思索的题材上进行创作,比如,记忆、图形和历史符号,希望通过富有诗意的创作方式,引导人们去重新发现视觉形象的意义。在庄小蔚创作的作品中,如历史符号系列,他创造性地再现了一批历史上的经典符号:中国秦代的马、毕卡索的和平鸽……通过这些经典符号的再创作,庄小蔚希望让观众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意义上来展开自己的思考,追忆那些曾经鼓励过人们的精神,唤起人们心里的感受,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生活。
庄小蔚 玻璃艺术作品《追风》
庄小蔚曾这样形容自己捕捉灵感的创作状态:“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一个可见的和不可见的、逻辑的和感觉的、想象的和抽象的世界之间游走。无确切的事件作为一个艺术的主题,也与时间无关。但每一个作品起初都来自于一个特别的要素,来自于一个连续的、无限的感觉需要:所有的创作均有一个从难以预测的灵感,到实验观察,再到复合精神因素,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程序。在这条道路上,精神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和放松。经?验和感受并不是停留在作品表面的,作为艺术家自己的精神深深地融合在材料里,是精神创造的努力与尝试。”
作者 朱悦嘉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