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绘事后素”郭正善、王涌、张广慧、沈伟作品展(第二回)

2015-02-05 15:50

海报

《草木之属》纸本水墨 27×27cm 2014年

《宏村》墨 33×43cm 2006年

《二月二》水彩 75×55cm 2014年

《归》水彩 152×60cm 2014年

《法国RIOM》铅笔、水彩 31×41cm 2011年

《灵石之属》泥金纸本 27×24cm 2014年

《素描静物5》素描 75×35cm 2014年

《素描静物1》素描 35×35cm 2014年

《素描静物2》素描 35×35cm 2014年

  展览时间:

  2015-02-05~2015-03-22

  展览城市:

  湖北

  展览地址:

  武汉美术馆

  参展人员:

  郭正善、王涌、张广慧、沈伟

  展览介绍:

  策展手札 梅繁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 ——《论语•八佾第三》 此番的《绘事后素》展览,已是第二回。 关于“绘事后素”一词的含义,争论经年终无定论,甚至其中“绘事”一词究竟指的是不是普遍被认为的“绘画之事”都存在诸多争议,这倒颇有些类似“读者眼中的哈姆雷特”之说。而对比本次展览,我们可以从中体悟出绚烂之后终归平淡之意。 相较于第一回展览,本次的作品更能展示几位老师朴素的艺术观。参展的四位艺术家,在上回展览中皆以各自的代表风格呈现:郭正善的油画静物、王涌的水彩瓶花、张广慧的版画风景、沈伟的小写意花鸟,均具备其独特而鲜明的艺术特征,并可从画面之上想见其背后的精心布置。而本次展览中郭正善的静物素描、王涌与张广慧的风景写生、沈伟的“图谱”,则都是其创作之余信手拈来的小品。 信手拈来其实也有信手背后的故事,于各位老师,是长久训练之后才能达到的随心所欲,是悉心观察与体悟之后才能沉淀下来的自然而然。这其中需要的是艺术的直觉和自由的状态,而更为难得的是回归艺术本真时的心无旁骛。 几位艺术家在展览中都写下了他们的创作感悟——如王涌所说,“明还日轮;暗还黑月;通还户牖;壅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袝还尘;清明还霁。《楞严经》‘八还之说’应为求艺之道,还世界原本,独全真性也。”这种“还世界原本”的求艺心态在张广慧那里即体现在其“写生时将所观看到的画面和所感受的情境成为一种储存,哪怕是瞬间的,比如说雨季,天刚放晴,太阳从云层中出现的那一瞬间,很短暂,但在记忆里它会定格,并反复出现,可以成为我常规的联想状态”这般将所观所感移入画面的单纯。而首先作为理论学者的沈伟则在多年的冷静思考、冷眼旁观之后得出“绘画自有其规律和法则”的结论,于是作出“不再理会那些无知的高调与把戏”的选择。亦或如郭正善那般干脆不去总结其作画的动机与心得,只说“通过展览,与一些有相同审美要求的朋友共勉”的淡然……体现出来的都是他们真实、朴素、平淡、天真的艺术心态。 图绘之事,原本朴素。倘若作画之人可遵循观景观物时的愉悦心情去信笔涂写,观画之人则享受着单纯的画面美感而不用揣度其中的高深涵义,也未尝不是一桩乐事。

来源:雅昌艺术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