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图片故事 | 一个父亲“烟熏救女”的故事

2015-02-06 00:00

图片故事 | 一个父亲“烟熏救女”的故事 原创原创 人民摄影报

rmsybwx

报道摄影新闻和相关信息,促进摄影事业发展。


信息时报 康健 摄影报道


2014年11月25日,韦树福在腾讯微博上,为患有“地中海贫血”的女儿韦金秋发出求助呼唤,并配发了数张通过烟熏女儿来尝试治病的照片。当天下午,这条微博已铺天盖地的传开,“烟熏救女”让韦树福得到了关注,两天时间,募集的善款就达到20万,新闻点击率过2000万。



韦树福试图用手擦掉金秋的眼泪,自己也一同站在烟雾之中。他几乎不到半分钟就会将金秋抱下来一次,但按照烟熏疗法的指导,一般一次都要两个小时。韦树福自己不忍心这样的。



满床都是病例和检查报告,一位昆明的医生在看到报道后前来探望,并邀请他在自己的医院手术,但韦树福还是婉言谢绝了。韦树福从来没听说过在云南移植手术,他不愿意让金秋“冒险”。



韦树福跟妻子一人怀里抱着一个孩子,筹够手术费用的韦树福看上去心情总算放松了些。



第二天要去南宁做术前检查,紧接着又要去文山输血,回到家中的韦树福杀了一直下蛋的母鸡。旁边的金秋在自己洗头,她的肚子已经轻微隆起了。在地贫患儿中,得不到很好治疗的孩子,肚子甚至可以大得如篮球一般。



怀里的女儿已经熟睡。山区的公路蜿蜒曲折,随着班车吃力地爬坡,远处的山依次慢慢推后。韦树福说,一切都还刚开始,路怎么也走不完,又很累……



韦树福带着金秋去买拖鞋。他们避开繁华的商场,而选择街边的小店,金秋挑中了一双卡通拖鞋,但韦树福觉得贵了点,哄着她再去别家看看。



无论是出省体检还是去文山州输血,村里这条小道是他们父女的必经之路。这里距昆明和南宁都是400公里,距广州1000公里,但这种病,却离他们那么近。



金秋所确诊的地中海贫血主要在中国南方各省分布,以广东、广西、海南等省份为重,有数据显示,单广东地区的人群发生率高达10%以上。但因为属于隐性遗传性疾病,多数人对其不以为然。如若父母有此症基因,子女有四分之一患病机会及一半的患病基因携带率。

  一个父亲最后的挣扎

  在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坝哈村西边的葡萄地,远远就看到白烟升向山谷,混合着艾草味的烟雾慢慢在高处散开。几日来,韦树福跟妻子在租来的葡萄地里扎木架子。他终于把山上采的艾草和平日攒下的花生壳点燃。火苗直蹿上来,他赶忙压灭。随后,将女儿抱上架子平躺……

  当天,韦树福在微博发出求助:“今天早上,我带我的韦金秋宝贝来到搭建草药床的地里,将上山采挖来的草药和一些干柴放在草药床下一起烧,烟火熏得我的‘小棉袄’有点儿呛,不过还好。草药的烟味似乎跟普通柴火不一样,闻起来有点香。希望有效,能救我女儿!”对韦树福来说,走到这步已是绝境。

  去年10月,女儿被确诊为β重型地中海贫血,必须做骨髓移植手术才能好。11月,韦树福收到了小儿子与女儿配型成功的消息。那天,他在医院流泪了。他知道,配型成功是好事,但摆在面前的是至少30万的手术费用。

  生活从此变成筹钱和治病。小学没毕业的他,常责怪自己是求助信写不好,所以得不到“效果”。他四处找求助信“范文”,碰见觉得好的就抄下来,一遍遍修改。

  对于烟熏女儿,韦树福说是从本草纲目学的。在他那本绿色硬纸壳封面的《本草纲目》中,韦树福在每种可治疗血液病的草本植物书页角都做了记号。虽然他很清楚,烟熏本身无法治愈地贫,但他只想试图减少女儿输血和服用去铁酮片的次数。

  生活的死结

  像其他无措的父亲一样,为了筹集手术费,韦树福借遍了亲戚朋友。随后一级级地找镇上、县上、州上申请救济款。随后,找红十字会,找媒体,把能想到的都做了个遍,可即便如此,最后也只募到数万元。相对30万的手术费用,实在杯水车薪。

  女儿确诊前,韦树福原本有辆小面包车,农闲时便到镇上拉客,他喜欢跑中长途,一趟下来能赚一百多块钱,过年时,每天有五六百元收入。但为了凑手术费,面包车早已变卖。他还把十余万积蓄都投在了葡萄地,巴望着来年丰收,现在却连地里需要的除草剂和肥料都买不起,几近荒芜。

  在急需钱时,他却不得不将所有可能的经济来源都掐断。他也一直不懂,为什么说看病可以报销,但又要自己先垫付。这些本身是前因后果的事,最后都变得颠倒过来。韦树福看到的,是生活的死结。

  病在身边 治病在远方

  在坝哈村这个闭塞的村庄,甚至通讯信号都没有覆盖。就在这个地方,金秋成了第一个地贫患儿。女儿确诊前,韦树福从小到大都没听说过世上有这样的病。

  因当地医疗条件落后,甚至在省会昆明的大医院里,完成地贫骨髓移植的手术也不多见。异地就医是个不得不做的选择,但最大的现实问题是,相应的医保报销比例变得少之又少。去年年底,已经一贫如洗的他,还是给女儿在广州排了手术号,只是当韦树福拿到454号的纸条时,他明白即使凑够了手术押金,那也得排队到五年后才能手术。

  与其他地贫患儿一样,输血才能维持生命,但却会导致体内铁指标严重超标,几乎所有地贫患儿都要长期服用进口的“去铁酮片”。而这种药物,在云南几乎无法买到。韦树福庆幸在QQ群认识了几个广东广西的热心妈妈,她们在给自己孩子开药时,会多开出一点,凑够一瓶就寄给他。一瓶去铁酮片的价格在600元以上,扣除医保报销部分,价格在500元左右,而这样的一瓶药仅够服用10天。韦树福每过一天,都要发愁下一瓶的去铁酮片在哪。

  下一个秋天到来时

  女儿出生在10月,韦树福按家族辈分“金”字,给女儿取了“金秋”这个名字。去年秋天,金秋确诊,一年后,再一个秋天到来时,韦树福觉得穷途末路,他终于相信了那本在文山州新华书店买到的《本草纲目》,在漫山遍野寻找草药后,点起了艾草味的白烟。

  庆幸的是,在烟熏救女的故事里,韦树福所做的是穷途末路的最后一搏,而全社会心中,这是父亲对女儿爱的深沉。如今,手术费已筹齐,韦树福已带着女儿到南宁做术前检查,并且不用排队挂号。如果一切顺利,金秋生命的第七个秋天将恢复如常,第八个第九个秋天,她将得以继续在田间嬉闹……


记者手记

第一时间在朋友圈里看到这件事之后,我就决定要去。目的很单纯,因为我有把握可以“给他们带来帮助”。但同时也有顾虑,担心这是一场善意的炒作。

  “烟熏救女”这样的举动,看上去更像是撞进了媒体的怀里。两天的时间里,来自网络的善款就达到二十万,而在此前,他变卖所有值钱的家当,包括谷仓里的粮食,他写了数十封求助信给政府和媒体,加起来也就筹得六万块钱。

  我没有过多提及所谓的“父爱”,因为,从这件事情上,我看到的是成千上万个“韦树福”。他们在贫瘠闭塞的角落,不知道世界上有这种病。他们只会耕地种田,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和应对疾病的能力。他们平凡得没有一点可以打动读者的故事。如若真是如此,多少“小金秋”这样的孩子,要悄无声息的挣扎和离开。


来源:人民摄影报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