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北京东城非遗博物馆春节后开放 将展示136个非遗项目

2015-02-06 16:06

华夏收藏网讯 垂花朱红门、门墩老石阶,正在修建的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透露着浓浓的老北京味道。在东城区第二文化馆四层,880平方米的展示区域,将集中展示该区民间文学、传统医药、传统技艺、民俗等9大类136个非遗项目,春节过后将开门迎客。

昨天,记者来到了正在装修的东城非遗博物馆。推开入口处的描金彩绘垂花门,走进非遗博物馆展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大师级别的作品,正式开馆后就将在这里展出,目前该馆正处于装修阶段。

展厅中,将展出的都是难得一见的非遗珍品。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崔洁制作的北京补花作品《清明上河图》,由挑花、补花、刺绣三种工艺组成,细致到人物的面容也能生动丰富。“葡萄常”曾经得到慈禧的赏识,如今第五代传人常弘的作品再现了这种北京独有的工艺技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殷秀云的雕漆圆盘作品《文殊菩萨》将起源于唐代的雕漆技艺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展厅左侧,镶嵌在墙上的LED电子屏幕非常醒目,这里将作为影像动态展示区。数来宝、拉洋片、老北京冰嬉以及花市元宵灯会等曲艺、游艺杂技、传统民俗等不能通过实物展示的非遗项目都将通过这种方式呈现。

“博物馆建成以后,将成为本市实物展品最丰富的非遗博物馆。”东城区文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东城区非遗博物馆将以实物展示为主,不能通过实物展示的将以影像方式呈现,让该区的非遗项目得到全面集中展示。

“目前,已经有馆藏百余件,正在通过购买和借展的方式,让更多的非遗项目走进大众的视野。”该负责人说,截至2014年底,东城区共有136个项目入选区级非遗名录。其中,31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60个项目入选市级非遗名录。

过去,东城区也设有非遗展厅,是一间不到40平方米的普通办公用房。“一开始,征集的非遗作品没几件,展厅还显得空落落的。”东城区文化委非遗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作品越来越多,展厅开始显得狭小局促。由于没有空间进行展示,雕漆等大件作品多用布遮盖起来挡灰,小件作品大多放在盒子里珍藏,整个房间满满当当。“参观者不能一睹风采,作品也容易受潮落灰,亟须建设一个非遗博物馆。”

即将开门迎客的东城非遗博物馆,占地880平方米,每一件作品都有一个量身定制的恒温恒湿展柜,根据作品的材质特性,设定不同的温度湿度。

非遗博物馆将成为一个“活”的博物馆。博物馆建成后将设置一个DIY展区,邀请非遗传承人,定期在展区内进行非遗技艺现场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的文物不同,它侧重的是一种活的传承,要在传承中发展,让更多的人意识到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东城区文化委相关负责人说,随着馆藏物品的增多,博物馆还将扩充面积,打造成为本市规模最大、展品最全、馆藏最丰富的非遗博物馆。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