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2-07 00:00
尽享漆艺的趣味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副会长 长北
韩国漆艺,渊源深厚。庆尚南道茶户里古坟出土纪元前2世纪的髹漆用具,大同江乐浪郡王光、王盱太守墓出土许多精美漆器,从一些漆器上“广汉郡”铭文等可证,这一时期朝鲜半岛北部属于中国统辖。而半岛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周初箕子时代。
统一新罗时代(661年~935年),新罗统一了大同江以南的朝鲜半岛,迎来了两个多世纪的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百济王陵出土的彩绘漆头枕与足座等,是半岛髹饰工艺兴盛的明证。中国徐竞《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新罗“螺钿之工细密可贵”,“骑兵所乘鞍鞯极精巧,螺钿为鞍”。高丽时代(918年~1392年),螺钿平脱成为半岛漆器的主要装饰工艺,中国金属扣、嵌螺钿、嵌铜丝工艺被并用在半岛螺钿漆器之上,形成半岛螺钿漆器细密精巧的装饰风格和牡丹卷草之类的花纹程式。朝鲜时代(1392年~1910年),螺钿漆器进入了民众生活,民间作坊在中国传入的切拨(即嵌螺钿)、伏色(即衬色螺钿)、切贝(即嵌螺钿丝)、毛雕等工艺之外,发明了均裂法、打拨法和转贴法,半岛螺钿漆器走向了国风化。如果说高丽时代以细小螺钿嵌为碎花,朝鲜时代螺钿漆器上,牡丹莲纹与宛如游丝般的唐草、缠枝纹组合,形成更加圆转、更具旋律美的曲线纹样,双鹤纹、梅花纹、四君子纹等中国明清极为流行的吉祥图案也被用在了半岛螺钿漆器之上。今天,韩国仍然以螺钿漆器著名,其工其艺已经在中国当代螺钿漆器之上,李亨万螺钿手艺最称佳绝;金圣洙、郑解朝、金雪、权相五、全龙福、李宗宪、郑容宙、郑荣焕等漆艺家则把韩国漆艺引领向现代,走向了技法的多元和审美的多元。
2007年开始,韩国漆艺家李宗宪在南京攻读博士学位,常来寒舍探讨漆艺,我因此而应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之邀担任他的合作导师。次年,又应邀为他的著作《东亚漆器》(古好出版社,2008年12月版)担任咨询委员,承担论文与图版说明全部中文的修改与审定。在李宗宪安排下,2008年我专程往韩国,为首尔古都舍鉴定74件中国古代漆器;又在李宗宪带领下,穿越半岛南北往首尔、统营、大田 、原州 、汉城五地考察院校与作坊,拜访人间文化财多人;往首尔漆坊,亲见他怎样致力于将漆艺全方位推入现代生活:由此而对他有渐渐深入的了解。他说向我学习漆艺史,其实,我见他精通工艺又精通多国语言,能够在世界各地自由调查而不必像我因语言障碍去寻找向导,我向他学习甚多,他将来的作为,必在我《<髹饰录>与东亚漆艺》专著之上,我预言他将成为研究东北亚漆艺的中坚力量、推进东北亚漆艺交流的中坚力量。韩国漆研究会在他策划下成立,我相信,漆研究会必能团结起金圣洙、郑解朝、金雪、金三代子、权纯燮、金碧焕、李亨万、郑秀华、权相五、全龙福、郑容宙、郑荣焕、崔钟观、孙大贤、崔时福、柳逸善等韩国所有的漆艺家、漆艺理论家与漆器收藏家,把韩国漆艺术及其研究推向更高的层次,也把东北亚漆艺交流推向更高的层次。
2014年于南京东南大学
来源:漆趣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