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2-07 09:19
2014年的中国艺术市场可谓大幅缩水:除了各大拍卖公司的春秋大拍业绩同时下跌外,中低档拍品流通盘中最具代表性的“嘉德四季”,其2014年的业绩也缩水到2007年的水平。此外,历来有“书画大省”之称的山东等地一级市场,也已相继陷入长达一年多的萧条期,表明行情调整已经触及中国艺术市场的基础。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这是资金撤离导致的现象,而对2015年艺术市场的“钱景”,他们也不敢乐观。不过他们预期,艺术市场一定会加快转型的步伐!
艺术市场遭遇寒流
南希女士进入画廊产业至今已整整十年,她是一级市场小小的缩影。谈到2014年的生意情况,她语重心长地告诉记者:“以前我们生意好的时候,每个星期都在卖画。甚至曾经有连续7天都有销售的情况。2014年我们画廊的业绩没有前两年好,客户也没有前两年那么感性——聊一会儿就会果断下单。不过整体情况还是比较稳定的。”常年耕耘在一级市场的她,在2014年还是明显感觉到了丝丝寒意。和其有同感的金汐女士,所在的凤凰艺都画廊是上海红坊艺术园区的老画廊,身为经理的她在赶往机场的路上接受记者采访,她向记者坦言:“我们2014年情况还好,因为我们一直都做得比较稳当,所以我们的客户也跟着我们一直在收画,不过我们的销售情况确实比2013年有所回落,大概回落了10%-15%。”
二级市场也是如此。据雅昌市场监测中心的调查显示:2014春季,中国艺术市场因市场中资金紧缺,高端精品释出量减少,成交价千万元级别以上的拍品数量减少。2014年春四大拍卖行(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北京保利、中国嘉德)千万元级以上的作品共有116件,成交总额27.21亿元人民币,同比2013年春降低了1.23%。2014年秋季,举办拍卖会的公司数量、拍卖会数量、专场数量、上拍数量等同比2013年呈现不同程度地增加,但成交规模却下滑,成交总量同比减少13.19%,成交总额同比下滑13.76%,为287亿元。香港佳士得、香港苏富比、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时等主要拍卖公司的成交额均有下跌,同比跌幅分别为23.26%、30.7%、28.7%、13.7%、32.4%。
资金萎缩影响市场信心
数据显示,中国艺术市场前两年牛气逼人,其实是外部资金持续涌入所致。其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3个繁荣周期,先后因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与2011年欧债危机而画上句号,可见其与金融形势密切相关。而2012年至今的这一轮调整行情,则伴随着政府力推的去杠杆化措施。当时许多人预期这一轮调整行情将历时2年,但是,调整行情至今仍然看不到尽头,2014年艺术品市场仍然呈现整体下滑的态势。因此,资深老买家以及跃跃欲试的新买家对艺术市场采取观望态度也就不足为奇了。
长期以来源源不断流入的新资金,因此而趋于萎缩,让艺术市场资金吃紧。问题是,资金趋紧不仅令买家裹足不前,使高价拍品面临巨大压力,反过来也影响了委托方的信心,使他们对市场也抱着观望的态度,不肯轻易将自己珍藏的精品委托拍卖。而这又导致拍卖场上精品难得一见,让外部资金更不愿意轻易入市。对这种恶性循环,市场专家、中央美院教授赵力认为:“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调整,调整里面包括艺术家核心名单、交易名单还有价格的整体变化。今年整体的高价作品是比较少的,更多的是规模性的、平均价格成交的作品。”
来源:雅昌拍卖资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