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今日鉴藏》【116】期 南朝齐 谢赫《古画品录》

2015-03-21 00:00

《今日鉴藏》【116】期 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 名家书画 名家书画

zhanyuwenhua

弘扬民族文化,繁荣文艺创作,展示名家名作,引导盛世收藏

谢赫作品
今所存画论以是书为最古,画作品评亦始于此,不可谓不重,又以六法之论始创,其后画家宗之,千载未曾易也。

赫不知何许人,唯有《古画品录》遗后人。自言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赅,唯陆探微卫协备赅之矣。其下罗列凡二十七人,等差诸家优劣而依次分六品第,以气韵生动者为最。张彦远称其最允。考其于诸家画作品鉴,始于汉末三国人物品评之风,若刘劭之《人物志》、《说略》。此时除是书外,尚有刘勰《文心雕龙》之于文、钟嵘《诗品》之于诗,盖相类也。

谢赫是南齐时代(公元四七九—五○二年)的人物画家。他能画时装的妇女。但他的画不如他的理论著作有影响。他的《古画品录》是我国绘画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绘画理论著作。

《古画品录》首先提出绘画的目的是:“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这就是指出了:通过真实的描写收到教育的效果。这一理论认识的出现是进步的现象。

他提出绘画的“六法”是:

一、气韵生动;

二、骨法用笔;

三、应物象形;

四、随类赋彩;

五、经营位置;

六、传移模写(或作“传模移写”)。

“气韵生动”是指表现的目的,即人物画要以表现出对象的精神状态与性格特征为目的。顾恺之的关于绘画艺术的言论,以及魏晋以来人们对于人物的鉴赏评论所一致强调的人的精神气质的生动的表现。这些言论是谢赫提倡“气韵生动”的根据。“骨法用笔”主要的是指作为表现手段的“笔墨”的效果,例如线条的运动感、节奏感和装饰性等。从古代画论中可见古代画家和评论家对这一点的重视。“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是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形、色、构图。“传移模写”是学习绘画艺术的方法:临摹,也是复制的方法。关于临摹,古代有很多不同的技术,是一个画家所必须熟悉的。由此可见,“六法”是古代绘画实践经验,提高为理论的。

谢赫的“六法论”之重要,乃在于他作了这一整理集中的工作。虽然“六法”之间的正确的科学的逻辑的关系没有完全明确起来,然而由于反映了绘画艺术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完整的认识,而此认识既肯定了根据对象造型的必要性,也提出了理解对象内在性质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笔墨是表现对象的手段。

《古画品录》的大部分文字是谢赫评论曹不兴以及他同时代的二十七个画家的作品。他在评论中,把画家分成六品,即六个等级。这一方面也是当时对人品评所采用的方法。对人的评论以精神气质、风度为标准。所以这一分别等第的方法,和“气韵生动”的概念,都和当时评论人的风气有关系的。除画品以外,当时还有《诗品》、《棋品》等,都是借用了评论人物分别等第的方法。谢赫《古画品录》中对于画家的评论的重要意义也在于保留了可贵的史料。在他之后有陈朝姚最的《续画品》,唐朝李嗣真的《后画品》,僧彦悰的《后画录》,这就开始了中国绘画史的最早的著述,至唐代,由张彦远汇集成《历代名画记》。

《名家书画》杂志微信号:zhanyuwenhua

投稿:zhanyuwhcm@sina.cn


《名家书画》杂志 主编:占宇

地址:北京朝阳区高碑店新文化大街东辰民族艺术大厦1367号5B-58

收藏名家书画,让好的作品得以推广、流传、收藏。

致力于打造书画收藏专业导航、佳作典藏推广的最佳平台。

来源:搜狗搜索-名家书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