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金缮修复之美

2015-03-21 00:00

  顾名思义,金缮意为用金修补、整治。是用天然大漆黏合器物的碎片或是填补缺口后,再在漆上施以金粉或金箔进行装饰,使破碎的物品在复原的基础之上有了一种残缺的线条美,多用于瓷器。

  王姗从事金缮的时间不到一年,是从一本书中看到博物馆的考古学者用这门技艺修复了一个掉了耳朵的陶罐。简单的几条金线,竟然串起了历史与今天,在复原器物的同时,既还原了先前的美,也融入了现代人对美的追求。

  那一条条纤细的金色线条顺着冲线(瓷器受到冲击形成的裂纹)流淌,在深色碗盏的映衬下分外抢眼,仿佛一道道划破黑夜的闪电。而浅色杯碟上的金线,看上去则像沐浴着金色阳光的汩汩细流,温婉轻柔。器物原本的伤口,因为金的加入,变得醒目却不突兀,还有了别样的残缺美。

  “喝茶人几乎都喜欢这样的美,在日本称作侘寂。”侘寂是日本美学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指残缺之美,不完善的、不圆满的、不恒久的,也有朴素、谦逊、自然的意思。王姗将金缮的回暖归于茶文化的普及。茶人惜物,因为只有珍贵的东西,才需要修补。

  为了达到最完美、最日式的效果,王姗从福建寻来大漆,从日本购入金粉,对着日文书边学边做。王姗很反感采用化学金,这与她的初衷和调子不符合,她宁愿多花点时间等从日本飘洋过海来的每克600元人民币的莳绘金粉。

  深知大漆咬人,但带着侥幸心理的王姗还是在毫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与大漆亲密接触了一周、两周……“我以为自己属于被上天眷顾的那一部分做漆人,不产生过敏,但有天打开一个翻模的漆盏后,眼睛周围便开始发红,最后,变猪头,真的就是猪头。”

  “做漆就是一件神奇的事,或许是阴干的时间未够,或许是干活时听的音乐不对,也有可能中途接了个电话,来了条微信……心情差一点点,就容易裂。漆有自己的生命力。”

  花枝招展,是因为王姗在金缮的地方手绘了图案。“因为杯子摔得不怎么艺术,金缮后的线条有些呆滞,于是点缀了几片瓜叶。”王姗很清楚自己不是学术性的考古修复者,她也戏称有时金缮的地方看起来像带金的狗皮膏药,所以她想让金缮再美一些。在她眼中,金缮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审美,一种完善,一种创造。

  王姗也做珠宝设计,她与朋友在市区开了一间复古珠宝首饰店,那里也搁着几件金缮作品,可自己却甚少“光临”。“我喜欢简单安静的生活,对物质要求也不高,做珠宝设计,也多个渠道‘糊口’。”因为王姗做金缮修复所收取的费用,远不如想象中高。她其实更想表达的是,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应该找到一个好载体,美化自己,美化生活。

  话说残缺既是美,金缮过的瓷器能够体现出另外一种不一样的美!

  来源:最陶瓷

来源:藝術聯盟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