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014华赛,不可不知的新规则

2015-03-23 00:00

作为国内最重要的新闻摄影比赛之一,每年在比赛规程设置上,华赛组委会都会根据上届在评审中所遇到的争议、问题,对当年的评审规则细节进行调整,以保证最优秀的照片不会因为制度问题而被埋没在“图海”之中。本届华赛也基于以往的规则,进行了新的调整和改善。

首先,本届华赛施行了3项新规则,让各国评委可以充分讨论作品的同时,保证奖项的含金量:首先,金、银、铜以及优秀奖,评委有权使之空缺;而在评选金、银、铜奖时每位评委手中票数只有5票,如果类别中候选作品较多,优秀作品因靠后展示而在当轮落选时,评委可对该组作品提出复议。

最后也是今年最重要的规则改变,本届比赛的年度图片大奖作品可从各类别非金奖组照中选出,避免组照中,精彩的单幅流失。

除此之外,第11届华赛评选沿用了上一届才开始设置的“调类”环节。比赛中,评选被分为两大步:第一步,通过评委两轮投票,选出有资格进入金、银、铜、优秀奖竞争的候选照片;而第二步,则通过更细致的多轮投票流程,选出最终各奖项得主。

在第一步评选结束后,评委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帮助摄影师将明显投错类别的照片调整至正确的类别,以使其拥有更高的获奖几率。评委会主席黄文表示:“这是从摄影师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伤害,我们要把所有最好的照片选出来。”

而这个环节的设置,也让评选对“类别”的定义更加小心,而这也为评选过程带来不少“火花”。在进行“调类”过程中,有一些题材出现了被同时投入多个类别的情况。

例如一些关于瘟疫的报道,有的摄影师将之视为战争灾难类题材,而有的则将之投入到“非战争灾难类重大新闻”组别。对于有交叉、有争议的题材,不少评委提议将之统一,避免出现同一题材在不同类别比赛中获奖的情况。

同时,“非战争灾难类重大新闻”类别的表述,由于中英两种语境中的翻译有细节偏差,所以也有外国评委建议,之后的比赛中可进行修改,为摄影师提供更明确的指导,以减少可能出现的误投问题。但评委们也强调,无论是哪个类别,参赛摄影师都需要注意,作品背景需要确实的新闻背景做支撑,仅仅是画面出众的照片,是不会走到最后的。

(朱一南、赵姝婷/ 采访;张豪夫/ 摄影)

来源:摄影世界资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