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为何说吴昌硕的造诣高于任伯年

2015-03-23 10:24

  2015-03-23 10:24:34来源:新快报作者:梁照堂

吴昌硕书画

  吴昌硕书画

  虽然吴昌硕跟任伯年学画,可以说是任伯年的“学生”,但艺术造诣远要比任伯年高,原因在于吴昌硕选择的方向是更深合中国文化精神高度的“道”,而任伯年则只拓展在一般层次上的“路”。

  任伯年是一位花鸟人物无所不及,写意工笔涉猎广泛,极具才气的画家,是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在清代末年,与任熊、任薰、任预被称为“四任”,由于在那个年代,人物画的创作较为小众,当时上海是国内少有的开埠港口,西方思想东渐正盛,人物画不少受到了西方造型美学的影响。任伯年对中国画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更传说他走到了其时代的先锋阵地,也曾画人体模特。但在吸收西方技巧的同时,画面效果则始终保持中国画的韵味。因此,无论在世还是仙逝,他的作品始终比较受欢迎。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雅俗共赏,无论是吸收西方造型,还是中国技巧,琢磨比较全面。但逐渐,随着海上画派的思想逐渐形成,人们渐渐淡化了“四任”,而任伯年则成为了新崛起的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吴昌硕、虚谷和蒲华等被称为“清末海派四任”。

  值得注意的是,吴昌硕过了知天命之年才开始学画画,并且是“师承”任伯年,他在学画前,于国学、书、印、诗方面的深厚造诣,为他的画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内蕴作了深高的铺垫,其作品大气磅礴,铁骨苍厚。到了历史沉淀的今天,吴昌硕的名望与成就却远比任伯年要高?这里暗含着极大的艺术当代启示。

  任伯年虽然聪明,才华横溢,几乎所有题材都拿捏得当,而且极受坊间欢迎。吴昌硕绘画方面涉猎范围并没有他广泛,却选择了纵深挖掘,深入到了传统的根基,或者说吴昌硕不是停留在才华横溢,而是中国文化更高层次的“才华纵溢”,可以说,他不是一般的才子,而是大师级的巨匠。他不仅仅是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更加是中国近现代中国画巨擘式的代表人物。他所选择的方向给当下中国画家一个非常大的启发。我们是不是更应该要选择吴昌硕所走的“道”,而不应只限于任伯年的“路”。

  吴昌硕虽然在五十岁才开始学绘画,但初尝门道便得到任伯年肯定,并说”你日后的造诣一定比我高!“一方面说明任伯年眼光独到,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画画不在于时间的早晚,而在于画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与体悟的深度。由于有了深厚的文化修养,所以重画道、重骨法与气格的吴昌硕的艺术造诣,远远高于重形似、重技法的任伯年。这一点也许跟吴昌硕技法并不比任伯年更纯熟,绘画范围涉猎不算广泛这一点有关系,也正因此,使得他能深入钻研,所谓“画到生时是熟时,字须熟后生,画须熟外熟”,吴昌硕的作品则刚好达到这样一个境界,熟练后有生的朴拙,是为大巧若拙。

  另一方面,中国画强调大器晚成,吴昌硕与齐白石、黄宾虹三大中国近现代艺术巨匠均有这个共同特点。齐白石早年是木匠,缺乏条件学画画,后来有条件学之后,师承也并不十分正式。六十岁以后才开始有所成就。而黄宾虹早年也并非主画画,而是做编辑鉴赏工作为主,饱览无数中国传统的好作品,为他后来拿起画笔出手不凡做了铺垫。

  因此,画国画不应该只停留在一味谈一般“创新”的才华横溢,应该要能深挖传统的“才华纵溢”。要诗、书、画、印、文五合一,以书法为骨,以诗为魂,以印为脊,以文为核心。才能得以把中国画的精髓运筹帷幄而攀峰!

来源:99艺术收藏-收藏指南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