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你所不知的民国瓷的历史来源

2015-03-23 12:01

[摘要]:民国瓷,是指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一段时间内的瓷器等工艺品。这38年与明、清两代一样,江西景德镇仍然是我国的制瓷中心。

  民国瓷,是指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一段时间内的瓷器等工艺品。这38年与明、清两代一样,江西景德镇仍然是我国的制瓷中心。民国建立后,为皇室烧制瓷器的景德镇御窑厂已停办,一些制作瓷器的名匠高手流落民间,为振兴制瓷业,千方百计在提高瓷器质量和丰富花色品种上作出贡献。于是,在胎釉、造型、装饰上,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一时期景德镇的瓷业生产可分为几个部分。

  民国年间百业萧条,惟有古玩行业兴旺,为了适合古玩市场的需求,景德镇的仿古瓷就热火起来了。当时的仿古瓷数量多、范围广,不仅有仿历代名瓷的器物,还有民国后期仿民国前期的瓷器。其中,尤其是仿明、清的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及单色釉较多。为获取高额利润,有的经营者在烧成的产品中百里挑一二,余者全部打碎,力求珍稀,故而极易以仿乱真,混人耳目。民国初年,袁世凯篡权称帝,定国号“洪宪”。这时,他派遣精通瓷器之道的郭葆昌任“陶务总监督”,为袁世凯“登基”烧制四万余件“洪宪御瓷”,以备届时馈赠参加大典的各国公使及宾客。但这时已没有了御窑厂,便召集名匠高手,选择景德镇市内的湖北会馆作绘瓷工场。负责烧窑的是鄢儒珍。这些瓷器多数是仿造雍正、乾隆时期的作品,其中仿制的珐琅彩瓷有100件。仅烧制费就用去了140万大洋。这些艺术珍品,随着袁世凯“驾崩”而风云流散,成为瓷器收藏家追逐、寻觅的目标。传世的洪宪瓷有“居仁堂”、“居仁堂制”、“洪宪年制”、“洪宪御制”几种款式,而“洪宪年制”和“洪宪御制”均系伪品。居仁堂是中南海殿名,袁世凯称帝前为总统府。其胎釉、器型、绘画等均有工细的特点。凡是落款“洪宪年制”、“洪宪御制”的器物,虽然有的制作比真器还要细洁,但也属赝品。

责任编辑:小萌

来源:中国文物网-收藏-瓷器陶艺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