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3-23 15:34
随春之步,嘉德四季第41期暨十周年庆典拍卖会如约而至,将于3月29—31日预展,4月1—3日举槌,展拍地点均为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本次瓷器工艺品部分遴选1900余件精彩拍品,分为三大专场呈现给广大藏家。
程十发绘人物纹盘
直径 26.1 cm
题识“程十发写于上海”、钤印“十发”
带旧包装
来源:日本私人旧藏
晚清民国时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段革命性的年代,尤其是“珠山八友”等绘瓷名家的声名鹊起,是对传统陶瓷装饰的颠覆和转变。他们一改以往匠人派绘瓷千篇一律的风格,亲力亲为在瓷器上绘画,尽力表现个人的思想和感情,进而使所制之器成为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而在民国至建国以后,一些当时著名画家也以瓷作纸,将自己的作品表现在瓷器之上,亦成为瓷器发展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本次四季拍卖有幸征集到汪野亭、汪小亭父子等晚清民国绘瓷名家以及程十发等画家的瓷画作品,一并呈献给大家。
程十发(1921-2007),上海人,名潼,斋名曾用步鲸楼、不教一日闲过斋,后称三釜书屋、修竹远山楼。程氏1941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1952年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员,1956年参加上海画院筹备工作,并长期任上海画院院长。其画风“取古今中外法而化之”,在人物、花鸟方面独树一帜,在连环画、年画、插画、插图等方面均有造诣。
民国十九年(1930年) 张大千、张善孖为母曾友贞绘无量寿佛像壶
长 15.5 cm
壶一侧朱绘无量寿佛一尊,钤印“善孖”,另一侧题识“岁庚午(1930年)十一月廿四日,为慈亲曾太夫人七十寿辰,次子泽、三子信、四子檝、八子爰、十子玺等敬造无量寿佛五百区,聊报鞠我之德,求沾佛仁之宏。”钤印“张”。
据《民国人物大系——画坛巨匠:张大千》、《张大千的嘉善缘分纪事》等书籍、文章记载:1930年,张大千及张善孖之母曾友贞七十大寿,张氏兄弟为给母亲做寿,专程到杭州定购一批白瓷茶壶和茶盅。张善孖在茶壶上绘无量寿佛一尊,张大千在另一侧题“岁庚午(1930年)十一月廿四日,为慈亲曾太夫人七十寿辰,次子泽、三子信、四子檝、八子爰、十子玺等敬造无量寿佛五百区,聊报鞠我之德,求沾佛仁之宏。”字样。另外还在茶盅上绘赫色香蕈一只。
寿辰当天,张氏兄弟在“来青堂”为母祝寿,厅堂内挂起石涛、朱耷和当代名画家齐白石等人珍品三四十幅,供人欣赏。张大千兄弟还邀请了上海等地好友四十余人,并以一壶两盅和一包糕作为寿礼分送给好友,礼数十分周到。
汪野亭(1884—1942),江西省乐平县人,名平,字鉴,号平山、平生、老平、垂钓子,亦号传芳居士,平山草堂主人,斋名平山草堂,近现代著名绘瓷艺家,“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自幼酷爱画画,后考入江西省陶业学堂,师承张晓耕、潘匋宇学画,致力于浅绛、墨彩山水。在绘瓷技法上,汪氏采用油料,以水粉敷色,别具一格。他的山水画,一直为后人所仰重、仿效,影响深远。
汪野亭不仅自身技艺高超,其膝下长子汪小亭、次子汪少平、女汪桂英也皆是绘瓷大师,可谓虎父无犬子。
其中长子汪小亭(1906—1970)最为知名,其作品笔力雄健,擅作奇山异石,作品极富内涵,意境深远。四十年代初与王小帆、徐天梅等被时人称为“八小名家”。次子少平稳重勤奋,专攻设色,功底出众,与其兄小亭均是国营艺术瓷厂的粉彩骨干。小女桂英,1954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学院艺术系,于轻工部陶研所从事陶瓷艺术研究40余年,系中国陶瓷艺术大师。Lot4069粉彩笔筒作者黄骏即是汪桂英之后。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 汪小亭绘粉彩山水人物纹瓷板笔筒
高 23.1 cm
来源:国有文物商店旧藏
民国 汪野亭绘粉彩山水人物纹瓷板四扇屏
26.5 × 19.5 cm
来源:江西私人旧藏
本品四扇,原配木框。第一扇绘携琴访友图,一人抱古琴正欲过桥,近景处有两人交谈,远处山腰有一庑殿顶小亭,更远山头亦立一小亭,山间树木枝叶表现独特,画面中间水面上漂白帆两艘,落“汪野亭”款、钤印“印”;第二扇绘青绿山水,设色明亮,青山绿木,茅屋一间,水面两只小舟,一远一近,意境高远;第三扇画面左下为一老翁曳杖而行,是为深山访友图,山间茅草亭颇具意蕴,山石之间落“平”款、钤印“汪”;第四扇画面最为热闹,山石嶙峋,树木茂盛,此图小亭置于画面下部,三人坐于亭中,树木山石,颇具汪氏山水的风格,落“汪野亭画于珠山”款、钤印“印”。
汪野亭在艺术创作上颇为勤奋,博采众长来拓宽思路,对于历代名著名作必细读深思,赏其风格,悟其意境,师其内涵,他崇尚宋人山水之严谨,明代沈周的豪放,清代王石谷的清丽厚实,还欣赏石涛的创作精神。地处赣东北浮梁山区的景德镇及其邻近的祁门、婺源、黄山、乐平的名山古刹,无不留下汪野亭的足迹,他师画山水,集天然意境,构思作画。本品所绘山水意境高远,是其师法自然之佳作。落款仅书其名号,没有纪年时间,但从其绘画风格和字体之式样,可推测其为汪野亭早期作品,十分难得。另外本品源自江西私人旧藏,据其主人介绍,其祖父为民国时期江西名医,此四扇屏为其祖父行医时,患者赠予,经三代流传至今,甚为不易,且本品包浆浓厚,保存基本完好,收藏价值极高。
清同治元年(1862年) 莲溪和尚款粉彩牡丹图花盆带奁
花盆直径 23.7 cm 盆奁直径 23.2 cm
题识“娇春双艳。壬戌(1862年)秋月莲溪氏绘”
钤印“印”
“熙养堂制”款
真然(1816-1884),江苏兴化人,字莲溪,一号野航,又称黄山樵子,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同歙人汪仰沾至扬州。吴幼莲见其所绘盈丈人物,落笔稳成,惊为绝技,于是知名。莲溪亦善禽鱼、花卉、走兽,山水有华曲遗意,画荷尤萧然出尘,兼工篆刻,中年游黄山,又得纵观歙之故家宋、元名迹,以故下笔兀岸苍老冠一时。
清晚期 金品卿绘浅绛彩山水人物纹瓷板
26.1 × 7.2 cm
题识“曳杖寻诗 品卿写意”
钤印“金浩”
金品卿,安徽黟县人,名诰,号寒峰山人、黟山樵子,斋号环翠亭,活跃于清同治元年至光绪三十四年间(1862年-1908年),供职景德镇御窑厂,是光绪初年浅绛彩绘名家,景德镇文人派画瓷先驱之一,与程门、王少维并称“浅绛瓷画三大家”,擅山水、花鸟和人物画。山水画多仿南宋名家及明代沈石田;花鸟画宗华新罗一派,笔力潇洒,设色清丽;人物画有黄慎笔意,用笔刚劲,落落大方;工行草有董其昌遗风,犹然自如,颇具特色。
【嘉德四季第41期拍卖会】
拍卖项目:中国书画、瓷器玉器工艺品、古籍善本
预展:2015年3月29—31日
拍卖:2015年4月1—3日
预展及拍卖地点: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编辑:江兵
来源:99艺术网拍卖新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